2016年07月17日 星期日
种子的力量:能“立地”才能“顶天”
——北京农林科学院科研创新启示
本报记者 谈 琳

    一场特大暴雨过后,种植大户范学连的示范地里几百亩京科968玉米全泡在了水里。

    这回怕是要绝产了,老范沮丧地想,抱着一线希望向新品种提供者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主任赵久然求救。

    “我去看了之后觉得还有希望,让他在一周内将水排完,并加强中后期管理。秋后老范平均亩产还达到了1300多斤,逢人就夸京科968。”2012年的事,赵久然还记忆犹新。

    其实,像这样关于优良品种的故事在北京农林科学院还有很多。北京90%的玉米、大白菜、西瓜品种,90%的冷水鱼、观赏鱼种苗,80%的大桃品种,70%的高档食用菌品种以及100%的油鸡原种都出自该院;一系列优质良种和先进栽培技术还“远嫁”到了美国、日本、俄罗斯等数十个国家……

    他们的成果转化为什么就不难?

    在生产实践中找课题

    明年就是玉米中心成立20周年,尽管赵久然早已想好要选育100个品种作为献给这个日子的一份大礼,但他也认为数量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求的是社会效益,看的是推广面积,这就要从生产需求中找课题”。

    从生产需求出发,人称“玉米团长”的赵久然总结了玉米育种的五个目标。除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以外,他还特别将“易制种”作为重要的育种目标。原因很简单,“要想大面积推广,实现种子产业化,首先要考虑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问题,育种的时候就要考虑推广和产业化的事儿,而不是等选育完了再去考虑”。

    在生产中找课题,在科研中谋划推广,让赵久然的成果在转化中成了“抢手货”,京科968、京科糯2000、京农科728等5个品种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目前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就有30多个,年推广面积达百万亩以上的品种10多个;京科糯2000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十多家企业跟玉米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要建设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改革的落脚点在哪儿?”北京农林院党委书记高华和院长李成贵的观点高度一致,“谋划改革,需要尊重科研规律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视角。简单来说,就是要奔着问题去。”

    到产业、市场前沿把握科研脉搏

    一面是农业发展对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面是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专家严重不足。

    1996年,服务北京郊区小麦生产管理的市/县/乡三级计算机网络运行试点建立,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接受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这样一个惠及北京8个区县、80多个乡镇的项目,牵头人是北京农林科学院信息中心主任、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从农业智能系统构建到建设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再到构思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瞄准产业中的关键问题,赵春江一发不可收拾,在精准农业理论方法研究、源头技术创新、重要产品开发、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借力院里经营多年的“十百千万工程”,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在全国布局了十大研发基地和一大批示范工作站、示范点、核心示范区等,这些让他们跟产业、市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构建一个由育种家为核心,紧密联系市场的研发、生产、营销队伍,这样‘育繁推一体化’就能真正落到实处。”北京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主任许勇说。

    如今,北京农林科学院繁育的西瓜、白菜、黄瓜、娃娃菜等优势品种,已成为阻截跨国公司冲击的重要力量。“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正面临着一波强大的反攻,销售额和研发规模都在紧缩。”许勇说,“他们有的在中国已经不搞蔬菜了。”

    能“立地”的成果也能“顶天”

    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为北京农林科学院的“高精尖”成果转化铺平了道路,而这些接地气的成果又孕育了能“顶天”的技术——

    为解决玉米种子“仿、冒、套”等真伪鉴别的技术问题,赵久然团队建立了玉米DNA指纹检测鉴定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建成包括2.6万个品种在内的全球最大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并开发了功能强大、查询方便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012年11月25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在线发表了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这项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牵头的科研创新,是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性成果,为高效培育兼具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的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的优异系列西瓜品种累计推广937万亩,创造经济效益60亿元;

    用卫星、无线网络、大型计算机、生物学等高精尖技术去种地。在赵春江团队的努力下,用卫星定位的变量施肥机、具有光谱识别功能的除草机、在温室里使用的可移动施肥喷药一体机等众多高大上的现代农业机械新鲜问世;

    ……

    坚持“只有立地,才能顶天”的理念,北京农林科学院在大数据、基因编辑与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等相关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共性和关键技术。慕名而来谋求合作的机构络绎不绝,目前,该院已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等20多个国家的科研院校和机构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