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6日 星期六
第三届城市科学节开幕3天吸引6万人次,组委会喜中有忧——
科普社会化能否叫好叫座又赚钱
本报记者 陈 瑜

    北京展览馆最近成为家长、孩子暑期的热门去处。

    7月8日,第三届城市科学节在这里向全球青少年小伙伴们吹响科学集结号。开幕前三天,科学节已吸引近6万人次观众。

    科普社会化正在受到多方的欢迎,但是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乃至进一步做大做强,从业者们却有颇多担忧。

    城市科学节越来越受欢迎

    3年前,城市科学节组委会执行主任、科学同盟网主任耿捷和其团队,经过大半年努力,把城市科学节及一些有趣的项目请到了中国,落户北京展览馆。

    让她欣慰的是,3年过去了,城市科学节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欢迎,“今年很多机构主动联系我们,希望能组团参观”。

    耿捷理解,大家看好城市科学节,是因为其对“互动性”的新理解,这也是科学节的特别之处。

    “我们强调浸入式体验科学乐趣,动手去做,轻松、快乐地玩科学。”耿捷曾参加过美、英、德和新加坡的科学节,她感觉,科学节之所以在全球都受到欢迎,正是因为它给孩子带来的动手体验。城市科学节的项目并不是最尖端、先进的,但要求每一个展台的志愿者要跟观众互动起来。

    为筹办今年的城市科学节,从去年12月开始,组委会就面向国际国内组织发出邀约。

    德国弗莱堡大学Mini科学世界展台的“制作3D眼镜”项目,就是今年城市科学节的新成员。

    “一副3D眼镜在市场上要卖几百美元,在这里,我们拿硬纸板就可以做,并能通过它观看从手机上下载的4D视频。”耿捷说,以色列创新思维研发中心展台的机器人也是新亮点。与一般展会上的传统机器人不同,首次“造访”我国的这四台机器人可以识别人脸,会举手和跳舞,“大脑”里存储了一万两千多条英文句子,可以与人们交流,智力相当于3岁的儿童。

    此外,城市科学节上还保留了经典项目,比如在“意大利面搭建筑”项目中,孩子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通心粉作为材料,组建拼搭成桥梁或城堡;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实验室,孩子们穿上白大褂,拿着烧杯试管,戴着护目镜,测试食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

    寻求盈利依然没有实现

    耿捷说,他们的初衷是通过项目导向,传递前沿科技、引发公众主动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科学思考、有力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但如何让城市科学节叫好叫座并实现盈利,是组委会一直力求突破的难题,如今看来依然没有完全实现。

    城市科学节是目前国内唯一完全市场化的科普活动。

    今年城市科学节规模比以往有所扩大,内容也更加丰富,耿捷理解,这和目前的科普热有很大关系。国家重视科普工作,相关部门的专项投入都很多,此外,大量社会投资涌向科技教育市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完全市场化或许行不通

    耿捷认为,总体来看,科普教育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高品质科普活动还不多,行业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城市科学节希望为科普教育、科学传播构建一个生态圈,一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最优质的科普教育产品体验,另一方面也为从事科技教育产业的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信息对接平台。同时城市科学节自身也取得相应收益。但目前这个生态圈还没有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3年前,耿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注重票房而非政府资金的科学公众活动,以后越来越可能成为主流。

    如今她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这些年她一直呼吁,政府能否给这类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实行奖励补贴。

    “任何东西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可能完全市场化的科普在中国还是行不通。”耿捷说。

    (科技日报北京7月15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