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里奇号 |
■科林碎玉
转机费城。才知道费城国际机场就在达拉威尔河边,紧邻着有近两个世纪历史的费城海军造船厂。飞机即将降落,掠过平静的河面,让我想到老电影《费城实验》。因为传说中的那个实验,就发生在这个老造船厂。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却也是迫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一段时间。军事上的需要,让参战双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新技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通讯、医疗、能源技术,不少是当时的发展奠定下来基础。费城实验,也是借着这样的东风,变成了传奇故事。费城海军造船厂在二战中盛极一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战时这里为美军生产出53艘军舰,修复了近600只各类舰船。而这里的海军实验室还为“曼哈顿计划”提供铀235。
费城实验据传发生在1943年10月间。实验的理论基础非常“坚实”,是爱因斯坦尝试建立的“统一场”理论。简单地说,就是试图用一种场的理论尝试将电磁场和重力场统一起来。不难理解,假如这样的理论成立,就可以让光的传播发生扭曲,进而让物体隐形。对于战争中的海军来说,让自己的军舰完全隐形,是多有诱惑力!实验的主角是美国海军的驱逐舰艾德里奇号。据说实验从1943年夏天开始,艾德里奇号安装了实验所需的产生强大电磁场的设备。随后实验取得了一定成功。
据说实验时,整艘军舰被绿色的大雾笼罩几近消失。实验时在船上的人们,在事后出现了严重的恶心等不适症状——这和预想的一样,既然是时光和电磁场、重力场被扭曲,估计人体耳内的前庭感受器会“不知所措”,无法辨别方向或者保持平衡。不幸的是,实验导致了可怕的意外伤亡。大概是由于空间的扭曲,实验结束时,不少船员被“嵌”在了船体的钢铁之躯中——有的露着脑袋,有的露出四肢,有的干脆就整个被包裹在某个墙壁或者柱子里面,成了血肉之躯铸就的“夹心饼干”。有消息说,此后军方就改变了实验方向,不再要求船体从肉眼中隐身,而是可以在敌军的雷达监测中遁形。意外伤亡的原因,被解释为“校准(calibration)”出现了偏差。
当年10月,军方进行了第二次实验。据传实现了新的突破:不仅艾德里奇号隐身成功,还被一道蓝色的光送去了远在300多公里以外的弗吉尼亚州,并瞬间返回来原来停靠的位置——科学家们让“时空穿梭”成了可能。这一次船员们依然出现了严重的生理反应,甚至失去生命,有人后来精神出了问题,有的人干脆由内而外的变成了另一种材料,失去了肉体——这也解释得通——强磁场让分子的排列发生了变化,于是物质也变了性。
人们相信,这些神乎其神的故事一定是那些勇于挑战军方“封口令”的当事者们透露出来的。不过实际上这如科幻小说一般的情节都和一个叫莫里斯·吉索普的业余研究者兼畅销书作者有关。吉索普的职业是汽车零件销售,但他拥有天文学硕士学位,完成了博士论文,但没有获得学位,是个知识分子。他的研究对象是UFO——不明飞行物。吉索普1955年出版的《UFO案例》一书,为他赢得了知名度。
1955年,吉索普收到了一个叫卡洛斯·阿兰德的人寄来的信。信中,阿兰德自称是费城实验事件的知情者。吉索普很感兴趣,认真用明信片回了信,索要更多证据的细节。但几个月之后收到的回复中,阿兰德的名字成了“卡尔·阿兰”。他说自己无法提供证据。吉索普怀疑他是个骗子,中断了与他的通讯。如果事情就这样结束,就不会有后续那么多衍生出的故事。
据说1957年,吉索普被海军研究办公室请到华盛顿,协助调查一宗离奇事件。1959年4月19日,吉索普对人宣称自己对费城实验这一事件的调查有了突破。但第二天,他被发现在自己的车里死去。他去世时汽车的发动机处在工作状态,一根连接尾气排放管的管子被通到车的后窗。最终吉索普死于缺氧。警方调查之后,认为吉索普死于自杀。但不少对费城实验感兴趣的公众对此说法并不买账。
虽然军方一再否认费城实验的真实性,不少人一直坚信它的存在。费城实验也不断出现在小说及影视作品中。
二战已经距离我们有60多年。当年雇员多达四万余人的造船厂早已衰落,难觅往日的繁荣。事实上,爱因斯坦虽然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不断发表关于统一场的研究结果,结果却远未达到他的设想,并不算成功。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费城实验也不可能是事实。人们对它的盲目相信除了猎奇心理和对阴谋论的热衷,更多的可能性也许来自于对诸如让航空器和军舰在雷达系统面前消失的“隐形”技术的误解,以及谣传。而所谓的目击者说看到实验时包裹着军舰的绿色浓雾,则可能是一种叫“圣·埃尔默之火”的自然天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