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成都6月26日电 (记者盛利)运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开展快速食品监测、PET核医学诊断、优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本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成都全球创交会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川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银河·596”,携多项军转民科技成果亮相创新创业成果展,这是该园区首次公开亮相。
创建于1958年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作为中物院在四川建设的开放型科技创新园区和军民融合型战略科技创新基地,“银河·596”园区以国家级军民融合型科技创新基地为发展目标,于2012年6月开始建设,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亿元,其名称“银河”,取自科学技术无止境之意,“596”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今年4月,四川省与中物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园区被列为四川十大“军民融合创新基地”之一。
在此次参展中,该园区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光纤波导激光技术研究中等团队带来多项面向军民融合的科技成果。其中,快宜灵食品安全监测技术,运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这种高灵敏分析技术,针对环境中的微量污染物、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及非法添加等应用广泛,可快速、灵敏、高效、低成本监测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孔雀石等有害添加物;医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放射性药物生产系统,作为一种核医学成像诊断设备,可以显示肿瘤的新陈代谢功能,对恶性肿瘤的程度分级、治疗方案确定、鉴别复发等有重要价值;优质高功率激光器,可提供高光束质量高功率激光光源,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激光空间远距离通讯、激光雕刻打印、激光加工、民用安防等。
记者在展场获悉,目前“银河·596”园区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首批项目入驻以来,园区已聚集科研人员400余名,其中博士以上人才占34%,国家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达28人。园区内现有表面物理与化学实验室、国家高功率激光技术与物理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际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等2个国家工程中心,及4个院级科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4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已拥有的5大重点研究领域涉及:先进激光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先进材料、制造与工程科学、新能源科学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