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题目,《创新作文》主编彭治旗分析说:“当前我们的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应试型的,特别是高三,课堂讲题,课外练题,社会实践几乎空白,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怎么理解‘语文素养’呢?这是一个难点,它肯定不仅仅指语文课本和语文知识,它是一个人在文化和生活、思维和审美上综合能力的体现。”彭治旗说,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灵活运用,考生其实也能发现写作点。
比如“课外大量阅读”,怎么理解大量?“你说你看了几本名著,这还算不上。大量有范围大、涉猎广之意。不仅要看小说,还能看科普等社科类的书,还有做菜的书看不看呢?做一手好菜是生活能力,也是语文素养,是对生活美的欣赏与热爱的表现。中国菜也是‘国家软实力’嘛。”彭治旗说,如果孩子能把课外阅读接通到生活运用层面,写起来就比较有意思。
“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还要把语文学习融合进去。这道题直接考查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态度。如果学习的课程与自己紧密相关,却又无话可说,那么我们的语文素养就有问题了。”彭治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