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检验科主任府伟灵教授荣立三等功,这无疑是对府伟灵教授三十余年科研工作的肯定。他作为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学者专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荣获“全国十佳检验科主任”称号,并于1996年获第三届“吴阶平医学奖”。府伟灵教授辛勤耕耘,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已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50余篇,主编及参编学术专著1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一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并获得“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第一作者)。
引领前沿,促进新型医用生物芯片与生物传感器研究走向产业化
在科研工作中,府伟灵教授始终站在学科前沿,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注重创新性及研究结果的实用性。他开创性地将纳米技术、适配子技术、信号放大技术等新型生物学技术与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相结合,进行了“石英压电谐振传感阵列、生物芯片及自动检测仪”的研究工作。
该项目所具备的独创性及实用性使其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金,于1999年列为国家科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及重庆市重点攻关课题。该项目现已完成石英压电谐振阵列生物芯片的研制及加工工艺优化的工作,并研制出谐振电路,差频电路、温度补偿电路、通路转换电路、信号检测电路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及报告软件,检测仪样机已进入了调试阶段。项目还连续3次参加了“重庆市高新技术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厂家及投资商的广泛关注及投资热情,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创新发展,“让太赫兹活细胞检测技术走向临床”
府伟灵教授介绍道:太赫兹波与传统的X光等检测方式相比,辐射剂量几乎为零,对人体伤害非常小,因此它在临床医学领域拥有极大的发展前景。“让太赫兹活细胞检测技术走向临床”是府伟灵教授的愿望。
府伟灵教授带领团队不断探索,以首席科学家身份牵头承担国家973重点项目“活细胞的太赫兹波无标记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其中包括:太赫兹波对特定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抗原—抗体免疫学反应的太赫兹波光谱学特征研究;核酸杂交反应的太赫兹光谱学特征研究;临床样本蛋白类生物大分子检测。府伟灵教授说,通过以上研究,有望提供几种革命性的临床生化/免疫实验诊断、核酸分子诊断新技术与新设备,推动太赫兹波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
攻坚克难,长期从事医院感染、战创伤感染的防治研究
作为一名军队医院的检验科主任,府伟灵教授时刻谨记军医的“第二战场”神圣使命,他勇攀科研高峰、攻坚克难,长期从事医院感染防治,战创伤感染的防治研究工作,率先在国内将RPAD技术应用于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分型,并将基因工程抗体技术引入战创伤感染的治疗研究工作中。
针对目前抗体制备过程中免疫周期长、免疫次数多等缺陷,府伟灵教授根据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规律,缩短免疫周期,增加融合成功率,提高纯化效率和纯化质量,并减低成本。针对战争等应急状态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府伟灵教授设计了有效的免疫原,建立相应的免疫程序,高效制备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抗体,为其高效率检测奠定了基础。
府伟灵教授不断适应现代战争和非战争军事条件对检验医学的要求,对现场快速免疫检测关键技术及相关POCT检测设备进行研发,建立和优化了免疫检测程序,并设计和制备相应的免疫检测产品。通过集成化策略,扩大检测范围,增强特殊环境下的免疫检测能力。在重要病原微生物致病监测与防控策略的探索道路上,府伟灵教授进行了登革病毒致病机理及其防护研究;超级耐药菌MRSA的耐药机制研究;新现Ⅱ型猪链球菌发病机理及防护策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致病分子机制研究。
在科研的道路上,府伟灵教授是一个执着的探索者,他取得的一系列成绩都离不开他对专业领域的探索热情和执着追求。在今后的研究中,府伟灵教授必将带领团队开创一片新天地,为我国的医学检测事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取得更加傲人的成绩。(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