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晓亮
一直以来,燃料电池汽车普遍被认为是汽车的终极形态。但是与技术相对成熟、更能满足人们“今天”需求的锂电池电动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似乎更属于明天。
不过在锂电池动力汽车难以尽快解决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问题的背景下,这种境况正在悄然改变。世界主流车企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储君”位置上的燃料电池汽车。日本丰田公司就已经向市场推出商品化的燃料电池轿车产品,意图保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跑地位。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自“十五”被列入电动汽车“三纵三横”发展框架以来,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在整体上亦取得了突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整车动力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同济大学教授章桐近日表示。
而在产业化方面,《中国制造2025》已经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生产一千辆左右的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要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可实现区域的小规模运行。这意味着中国燃料电池汽车要与世界潮流同步。
与此前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破局一样,客车再次成为先行者。记者从5月23日举行的第13届中国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了解到,国内主流客车企业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其燃料电池客车产品目前已达到示范运营的标准要求。
本次展会上,宇通客车展示了自己第三代燃料电池客车产品ZK6125FCEVG2。该车整合国内外成熟燃料电池技术,配置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匹配与集成、整车控制技术氢—电机构耦合安全等关键技术。25.5公斤的氢燃料罐加注完毕仅需10分钟,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600公里。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代产品相比,该车成本下降了50%。
宇通方面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在郑州市进行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示范运营。此前,宇通已经在郑州建起国内第三座加氢站。
除了宇通,其他客车企业在燃料电池客车领域也动作频频。福田客车近日就宣布,收到国内汽车租赁企业100辆燃料电池电动客车的采购订单。这是目前全球最大批量的燃料电池电动客车订单。
不过,业内专家也强调,技术问题的解决,仍然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长期任务。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可靠性和成本问题是制约燃料电池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产业存在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成本高、可靠性和耐久性低、供氢系统成本高、核心材料及零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
“国外已经过了技术关,下面是成本和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解决。国内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问题。”章桐表示。
在他看来,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推进,要立足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共性技术及零部件产业链,聚焦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长寿命。在车型开发上,从更易产业化的商用车切入,乘用车跟进,示范和小规模产业化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