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大家对虚拟现实的看法两极分化。”松禾资本合伙人汪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拨人觉得这个东西还太早太初期;另一拨人觉得必须尽早布局。”
主张“等等看”的,多为互联网行业出身,他们认为,从VR的出货量、硬件、软件和内容的成熟度来说,离真正形成产业还为时尚早;而主张“现在就投”的,多一直身处投资业,他们认为,在二级市场,VR概念已经足够热,此时投资,能获得财务回报。
暴风魔镜财务合伙人刘为利在松禾资本春季论坛上回忆,2015年11月,他们开了场新品发布会,会后,VR概念股应声而涨。“虚拟现实其实就不该成为二级市场的热点。”汪洋坦言。目前VR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群雄逐鹿,巨头们还没有真正进入,行业标准也尚待建立。一个产业的成熟,需要内容产业和硬件产业的互相促进。他判断,短时间内,在VR产业链上能够挣钱的,只有那种收费式的VR体验馆。
“为什么一直有消息,说巨头在研究和布局VR,却没见他们真正量产发货呢?”汪洋指出了巨头们的心思——他们也认为,产业还不够成熟,先蓄势待发,再伺机而动。
如今,在VR行业名头响亮的,在我国多为创业公司。而在一切并不确定的VR市场,创业者的机会在哪里?作为投资人,汪洋认为,在“内容”。做硬件风险较大,无法预知最后什么样的标准成为主流、什么类型的设备最为人接受,创业者可能一不小心就误入歧途,走错了赛道;但做内容不一样,兼容性和适应性更强,而且,内容也是VR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投VR行业创业团队,主要看三点:一是他们的创业方向;二是创始人是否有过成功创业的经历;三是他们是否清楚这个市场的‘打法’。”汪洋说。
(科技日报北京5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