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振陵 唐 颖
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申报6项专利、授权2项发明专利,各类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累计近1400家……5月的常州科教城,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尽情绽放着科技创新的活力。
“十二五”期间,科教城企业开展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1635项,总金额超过10亿元;向上争取各类科技和人才等纵向(项目)资金约11亿元;新增授权专利3380件,其中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427件,约占全市1/5。先后创成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中德创新园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国家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国家级软件园以及省科技服务示范区、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省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省互联网产业园和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连续三年荣膺《创业邦》中国最佳创业园区第二名。2015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80.8亿元,实现税收3.2亿元。
人才驱动:打造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常州模式
“人才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也是驱动改革创新的第一动力。”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说。
人才培养,教育为本,这是科教城人很早就有的共识。作为走在全国前列的教育园区,科教城现有常州大学1所本科大学和信息、纺织服装、工程、轻工、机电5所高职学院,在校大学生8万多名,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达98.5%,并形成了培育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常州模式。
常州大学综合实力大幅攀升。据国际权威杂志《Nature》发布的全球自然指数最新数据显示,常州大学在内地高校排名第49位。与省政府、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实现联合共建,新增“光伏科学与工程”和“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两个省协同创新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获批,成立华罗庚学院、史良法学院、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近日揭晓的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常州大学斩获1项国际一等奖,5项国际二等奖,实现了常大学生在该项赛事上获奖零的突破。
常州机电学院在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代表江苏职教共派出6支代表队参赛,获得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信息学院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重点专业建设成绩显著;工程学院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与内外资企业产校合作深入拓展;轻工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位居全省前列,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纺织服装学院人文艺术教育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较大成绩。
同时,近年来常州科教城国际合作交流取得重大突破,先后与德国巴登符登堡州教育部和德国(AHK)工商大会缔结协议,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在读学生规模超过500名。去年10月,《中国江苏省—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经济与技术合作混合工作小组特别会议纪要》在南京签署,并明确继续以常州科教城为平台,保持和深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继续加强在师资培训、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合作。作为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科教城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新引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20家,大学生众创空间在科教城已经逐步走出“成长的烦恼”,收获成功的果实。
重构未来:凭创新基因登上世界展台
在去年底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5福布斯中国成长最快科技公司榜单上,落户科教城的纳恩博科技有限公司名列榜首。科教城是纳恩博在全球的第二个基地,主要负责研发和生产,公司打造“10公里半径生活圈”概念,推出了智能短途代步机器人,九号平衡车就出自这里。
科教城的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创新基因,这些基因起到了导向标杆的作用。在智能领域,铭赛机器人、中科朗恩斯、中科机器人、天正工业等骨干公司加快发展,杰出创新型企业纳恩博公司成功入驻科教城。在设计及科技服务领域,美淼环保、苏文电能、佰腾科技、绿尚节能等新兴公司茁壮成长。在信息领域,率先创建移动互联产业园,青之峰、鑫软图、三艾网络、冰鉴科技、海威客等创业公司脱颖而出。朗恩斯、铭赛机器人成功登陆新三板。
今年1月,一年一度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常州科教城内的两家高科技企业——纳恩博和遨博智能科技双双亮相,常州智能制造技术与产品成功登上世界展台。
徐光辉表示,常州科教城发展最核心的是科技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人才。去年6月,博尔捷集团运营的常州科教城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开业,汇集行业精英,结合IT技术平台,运用五星模型,致力于为政府开发区提供人才战略规划,为企业提供人才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控、市场营销等专业领域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