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3日 星期日
喻树迅:特色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任重道远
□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培育特色植物新品种59个,培育骨干种质资源770份,克隆主要性状功能基因483个,开发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877个;完成国家、地方和行业技术标准5项,建成规模化试验示范基地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3件,获得授权专利33件,发表文章228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

    这是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特色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项目”两年来所取得的部分成果。

    “该项目所涵盖的棉花、油料、果树、林木、谷子、马铃薯、甘蔗、人参、花卉、牧草、竹藤等特色植物在全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挖掘、种质资源创新等研究方面,既具有共性,同时各具自身特性,对共性问题,项目组开展联合攻关,对非共性问题开展相互借鉴和指导。”该项目首席专家喻树迅院士说。

    作为首席专家,喻树迅对项目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更多的思考。

    “项目课题由多个参加单位组成,存在研究内容较为庞杂,很难制定统一的技术路线,学术交流存在一些问题;涉及果实品质的很多性状是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难以控制,需要鉴定多年,影响到关键基因发掘的进度缓慢。” 喻树迅院士说。

    喻树迅建议加强杨梅、枸杞、茶种质重要农艺性状评价工作力度有待提高;应注重研究成果的总结,按计划完成SCI论文发表任务;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成果的快速应用。

    “项目中的一些特色植物研究材料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整体基础较为薄弱。目前,国际上尚无关于我国特色植物兰花、结缕草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报道,本课题在进行转录组分析时缺少参考基因组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转录组数据的分析和功能基因的筛选进度,不利于高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优质特色种质资源。” 喻树迅院士建议,国家应尽快组织集中专门力量,设立重大专项,加强相关特色植物的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学研究工作,保障并促进我国在珍稀特色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