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很高,获得感很差”“局部亮点很多,整体乏善可陈”……说起这几年纷纷上马的智慧城市建设,无锡市民夏正杰这样评价。
他告诉记者,智慧城市建设之初,媒体上宣传的是可以通过PC及手机向市民提供部分政务服务、医疗健康、融合账单、生活周边、教育信息、智能出行等服务,但是许多功能因为数据不全或是更新太慢,使用起来并不顺畅,似乎与现实生活脱节了。
“很多人对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着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建云计算中心、超算中心、购买硬件、布设传感器’,如果概念、内涵和定位不一致,必然会导致建设目标模糊和工作推进的低效。”河南省科协主席霍金花代表说。
据记者了解,以2012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为标志,我国迅速进入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高潮期,无论政府还是市场都表现出极大热情。近年来,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昆明、成都等300多个城市都纷纷启动建设“智慧城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省心、舒心。
“但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还处于理念和概念阶段,缺乏国家顶层设计,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成熟的模式。”霍金花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地方政府自发推进阶段,很可能无法与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效衔接。
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建设好了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就完成了。霍金花调查发现,有30多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的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一拥而上”势头明显。
但是,在专家看来,在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是信息技术,数据整合和存储才是关键,在建设中数据采集、使用或成为根本保障。
“我们实体的路是一条路,还有一条无形的路,无形的路就是把这个信息打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郑杰认为,治理交通拥堵、钟摆效应等大城市病,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是大势所趋。
作为智慧城市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认为,在利用大数据建设智慧城市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快速全面获取相关信息。但是,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不同的开发商,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所以简单的开放是不太可能的。
“好比一栋大楼,如果一下所有的门都打开了,就会乱套了,所以一定是要找到一把钥匙或者说是方法路径,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分步骤、有节奏的去实现开放。”
郭为告诉记者,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这样的技术支撑不会变,都是服务市民。智慧城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惠民,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为此,霍金花建议,智慧城市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大数据技术与管理机制。建议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建立专门的数据治理机构,统筹数据治理工作,进一步开放数据,发挥资源效益。同时,大力鼓励和扶持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创业,不断催生数据技术创新,推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发展。
(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