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0日 星期四
校企联合 定制职业教育
文·本报记者 许 茜
德国专家示范教学

    案例秀秀

    聚焦 供给侧改革

    奔驰,世界高端汽车制造的代表。

    在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繁忙的车间内,有这样一群上手快、技术过硬的年轻技工——他们来自“奔驰班”。

    10年前,2006年9月诞生了第一个校企合作奔驰实验班,它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和北京奔驰、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共同搭建的汽车技术培训中心平台。通过校企联合“捆绑式”教学团队,采用德国“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对奔驰试验班的学生进行订单培养。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纪东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在奔驰班,德国教育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专家与学院教师依据奔驰公司岗位职业标准,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质量监督、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一改以往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我们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要教学场所,向学生们传授汽车维修的技艺,以产品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们亲自上手实践,在做中学。”

    据了解,在完成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后,奔驰班的学生开始进厂实习阶段,了解熟悉生产线,实习期合格者就可成为奔驰的正式员工。在实习期间, 学生们除了获取像规范化生产这类的“硬知识”外,还能增强自己的“软实力”。“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技术,还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学校在这方面给学生的锻炼不及企业,而这些社会化技能从长远来看也是非常重要的。” 王纪东说。

    那么,经过重重打造的奔驰班学生表现如何呢?

    王纪东表示,在“定制化”的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毕业前就具备了岗位所需技能,适应岗位能力强,因而在工作中成长速度和晋升速度也快很多。“有的毕业生3年就可晋升为车间班组长,甚至能在北京市相关技能大赛中获奖。”此外,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了企业文化,学生十分了解企业的相关情况,相较其他员工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度和忠诚度会高很多。

    虽然10年来奔驰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王纪东坦言,国内的校企合作与国外相比依旧存在一定差距,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设立相关政策或法律进一步规范校方和企业方在培养人才上的责任,使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到职业人才培养中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