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韩义雷)在21日举行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关村专场活动”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3家第三方智库机构联合发布了“中关村指数2015”。研究者认为,中关村已率先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中关村指数2015”从创新环境、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辐射带动、国际化6个维度构成指标体系,并以2008年为基期,测算合成综合指数,从多个方面刻画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研究员介绍,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以来,中关村综合指数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以2008年基期为100,2014年中关村综合指数达到285.8,比上一年提高43.7,2008—2014年中关村综合指数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9%。
2014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3万家,今年前三季度新创办科技型企业1.8万家,同比增长25%。中关村现在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机构800余家,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为特征的分享经济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对指数进行分析之后,赵弘认为,中关村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率先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
赵弘表示,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城市病和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北京的重中之重。在北京“瘦身健体”过程中,中关村担负着重要作用。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发展强劲,2014年现代服务业实现收入2.3万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63.5%,同比增长15.6%;移动互联网、卫星应用产业收入同比增速都超过了30%。2015年上半年,中关村企业贡献了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77.9%。2014年,中关村企业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万元增加值能耗仅为全市水平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