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国产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海试成功
将结束“洋检测”把脉中国管道历史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渤中34-1油田中心平台10月16日电 (记者瞿剑)16日上午11时许,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在位于渤海中央的渤中34-1油田中心平台海试成功,并取得完整有效数据,“洋”设备在国内管道检测市场一统天下时代就此结束。

    中国海油该项目负责人王建丰在现场告诉记者,漏磁检测是较为成熟且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管道内检测技术,国际上90%的管道内检测采用该技术。此前,国内管道检测技术尚不成熟,市场被美、德等国的两三家跨国公司高度垄断。考虑到目前我国在运、在建管道已近8万公里,按每3—5年检测一次,垄断利润惊人,而由此造成的管道基础信息乃至国家地理信息外泄的风险更是不可低估。他介绍,在发达国家,普遍都有管道须5年检测一次的强制标准,以保证安全。

    中国海油2012年3月正式启动该项目,产学研联合攻关,先后攻克了内外缺陷识别一体化传感器、大行程磁路浮动机构、低功耗数据处理存储系统、高产能量电源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度、智能化内检测管道缺陷精确自动分析系统。从此次测试获得数据上看,缺陷的检出率、缺陷长宽深的标定精度以及内外缺陷辨识等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优于国外主流产品,而成本低于国外30%—50%。

    王建丰透露,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内检测器就可初步实现产业化,国内管道迎来我们自己的“体检医生”已指日可待,最终目标将指向国际市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