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下漫笔
从唐代开始,我国中秋赏月活动就已盛行,后来更发展到祭月和拜月。古人中秋赏月的诗词格外多,从气象学的角度吟咏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首先是咏中秋月色和天气。如苏轼的《念奴娇·中秋》,“凭高远眺,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赵长卿主要说天气,“已是天高气肃,那更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苏舜钦形容的更是出奇,“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长空大气一尘不染,江平波碧,天上明月,水面明月,双壁交相辉映。月光清澈得几乎可以看透自身上的筋脉,连水里的鱼龙也害怕被看得一清二楚,无处藏身。此情此景,使诗人忘记了一切,似乎自己已经乘上浮筏,扶摇直上,只恐与斗、牛星相撞!
东岳泰山海拔1500多米。清代盛符升有一年中秋登上了山顶,留下了《中秋岱顶即事》:“身入云端云下垂,风雷南去日西驰。青霓断续斜阳外,碧海澄鲜子夜时。天柱独晴依上界,冰轮乍满半秋期。茫茫俯视皆尘雾,一片空明对玉池。”简单说来就是,泰山顶太高了,突出在云海之上,与天相依。午后雷雨云逐渐南去,天空还有虹霓出现。到了夜间,天空明月普照,四顾云海茫茫。他在泰山顶上从下午开始,一直赏月到午夜,看到了地面上看不到的许多中秋奇异天气现象。
古代咏中秋月诗词中多有“月光寒”的描写。例如苏轼《念奴娇·中秋》中有,“桂魄(月)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还有“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 “拂拂渐上寒光流”(苏舜钦)等。此外,古诗词中多称月亮为“冰轮”“广寒宫”等,也都有“月光寒”的意思。
苏轼著名的《水调歌头》中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句。然而此诗的“归去”,不是去天上而是去人间的“天庭”——朝廷,才是“高处不胜寒”的真寒意所在。从气象学上说,月光是不生寒的,寒的是空气。中秋夜气温低有两个原因。一是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下(高气压控制下中秋夜才会晴朗)。二是晴夜地面(向宇宙空间)辐射失热十分强烈,地面低温导致大气低温所致。
正是“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以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咏无月的中秋夜。例如,清德普的《中秋无月》:“谁道秋云薄,中宵掩桂轮(月)”。也因常常中秋无月,古人们尤其珍爱重阴后突然出现的中秋月。例如,清代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中说,“长空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因为下午还是乌云莽莽,空气潮湿得似乎要冒水。但不久就云散天青,蓝天倒映湖面。“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就是说日落以前云开日出,月升起以前就已经晴好了。前述苏舜钦诗中描绘的中秋月就更可贵了:“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连阴十日,中秋夜放晴,老天真给面子。
不过,即使老天给面子,诗人们还是千叮万嘱要抓紧时间:“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月)不久长”(薛莹)。因为“唯恐雨师风伯意,到时还夺上楼天”(黄滔),即乌云随时可掩中秋月。
但是,如果明月到时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怎么办?除了无奈,有些诗人很是天真。例如,朱淑真说,“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孔绍绶说,“月锁云端不放来,拟凭剑气一冲开。男儿手具回天力,洗尽秋痕(月亮被掩部分)照九垓(九州)!”
中秋不见月,已够败兴,如果遇上中秋月食更是“晦气”。可是还偏有人咏,而且咏得饶有哲理:“秋半蟾光彻底清,妖蟆残夜蓦然生。匣开尘土蒙金镜,盘弄泥丸污水晶。自满定知外多侮,处高原忌太分明。广寒宫阙愁昏黑,斟酌姮娥秉烛行”(清余京《中秋月食》)。其中前四句形容月食说,好比匣中金镜被蒙了尘,好比水晶(月亮)为泥所污。第5句说月“满则亏”(满月才可能月食),于人则“满招损”;第6句有位高不宜锋芒毕露等的意思。诗中想象月食时广寒宫一片昏黑,估摸嫦娥不得不秉烛而行,也是很有趣的。
唐代有个宰相叫李峤,他有一首《中秋月》很是“特别”:“圆魄(月)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他指出当地虽明月,别地也许正风雨交加。
此诗是符合科学的。但此诗绝非写科学。事实上,有诗评家评论说,李峤在唐朝官场数十年,最高位至宰相,对武则天改唐为周,并非真心拥护,这首诗就是针对武则天的。因为武则天自己改名武“曌”,取“日月当空”之意。因此,用“中秋月”暗指武则天,也是很合理的。第1句中的“寒”其实也有使“天下寒心”的意思;第2句说表面上看四海拥护,其实当时全国起义此起彼伏。这就是“千里外雨兼风”的真正含义。
有趣的是,就在李峤之后,一个叫曹松的人,在他的《中秋对月》中却说,“直到天头天尽处,(月亮)不曾私照一人家”。那表达的就是另一种政治观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