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9月2日电 (记者刘岁晗)一种名为Polybia的巴西胡蜂可分泌含有强大抗癌成分的毒液来保护自己,但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未弄清毒液中被称为MP1的毒素为何能选择性破坏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9月1日刊登在《生物物理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给出了答案——MP1毒素与一种分布于癌细胞表面的脂质共同作用,使细胞膜生成孔洞,可以促使癌细胞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泄漏出去。
此前的研究表明,MP1毒素这种抗菌的多肽物质能够抑制前列腺和膀胱癌的癌细胞增长,还能在多药物组合作用下抵抗白血病癌细胞。研究人员猜测,MP1毒素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的行为,可能与癌细胞细胞膜的特殊属性有关。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些针对癌细胞细胞膜结构属性的实验,让部分含有磷脂酰丝氨酸(简称PS)与磷脂酰乙醇胺(简称PE)两种磷脂成分的细胞膜暴露在MP1毒素下。他们发现,PS的存在将MP1毒素与细胞膜的粘合能力提高了7倍到8倍,而PE的存在则增强了MP1毒素迅速瓦解细胞膜的能力,促使细胞膜上的孔洞加大20倍到30倍。
研究高级合作者若昂·鲁杰罗·尼托说:“只消几秒钟,这些大的孔洞就足以让细胞中的关键分子成分——RNA和蛋白质从细胞中溜走,细胞膜孔洞之大令人惊讶。”
另一位研究高级合作者保罗·比尔斯说:“通过攻击细胞膜中的脂质成分来进行癌症治疗,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抗癌药物的模式,将对新型癌症组合疗法的发展有所裨益。”
未来,研究人员将尝试改变MP1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来探究多肽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提高多肽结构应用于临床上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