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快捷高效 缓解拥堵
——巴西圣保罗市加速推进地铁建设

    ■今日视点

    本报驻巴西记者 邓国庆

    圣保罗市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人口接近2000万。根据圣保罗市交通管理局的数据,从2008年至2014年,圣保罗市区机动车数量上升了15.6%,数量已突破800万辆。目前圣保罗市日常拥堵路段总长度达到130公里,高峰时段超过200公里,交通拥堵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

    面对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地铁交通以其方便、快捷、准点的优势,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中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圣保罗首条地铁建于1974年,经过40余年的发展,如今已开通1号线(蓝色)、2号线(绿色)、3号线(红色)、4号线(黄色)和5号线(紫色)5条线路,全长67公里,车站58个,日均载客量为360万人,乘坐地铁成为圣保罗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

    建设地铁将高效便捷、舒适环保与城市规划、建设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是圣保罗市发展地铁交通始终遵循的原则。按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圣保罗市将在2015年至2020年间斥资6亿美元,用于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新建6条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达到110公里。目前正在施工中的线路包括2号线和5号线的延长段。新修的6号线是连接圣保罗西区和市中心的一条主干线,将于2018年投入试运营。线路全长16公里,将建设15个站台,预计每天运送乘客约64万人次。

    圣保罗市交通厅的安东尼奥工程师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地铁建设的十字原则:安全、可靠、实用、经济、先进。他拿手机做了比较:“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但实际上很多功能用不到。地铁建设也一样,过分追求先进没必要,适合我们的就是最好的。固然,我们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没必要超前太多。”地铁造价直接关系票价,“地铁票价太高,难以吸引广大市民,大量的人还是拥在地面交通,道路资源让不出来,交通还是拥挤。”安东尼奥补充说,在地铁铺设施工中也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在城市中心区或建筑物集中的地段,地铁便深入地下;而在地域开阔、交通顺畅的郊区,地铁就上了地面。

    把一个城市变成地上地下两个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的显著改善,还有城市生活方式的变迁。安东尼奥认为,地铁与其他交通工具最大的不同,是其相对的封闭性。在地铁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突然进入一种暂时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上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城市里人多,人与人之间绝大部分不相识,有一种陌生感,如果大家每天大致在相同时间乘坐同一条地铁线路上下班,大家可能就不再感到陌生。在特殊的地铁环境中,人们就产生了或真实或虚幻的“亲密感”。这就好像同一小区的居民,早上一起散步、遛狗,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熟悉了。因此,地铁可以成为城市中人与人相互交流的新空间。

    安东尼奥说:“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地铁空间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文内涵的地方,可以弥补大城市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不足。同时,地铁连接着火车站、空港等交通枢纽,是城市连接外部世界的重要通道。地铁的功能应该是综合的,尤其是文化功能。地铁应该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这样就可以让外来的人很快认识和融入这座城市。”

    圣保罗市政府已计划在现有58个地铁站中选取15个设立地铁文化中心,其中4个地铁站内将建有小型电影院,每个电影院可容纳80名观众,地铁乘客可以免费观看影片。与巴西人民狂热的足球文化相呼应,还有5个地铁站将修建小型足球博物馆,展示圣保罗市足球强队的辉煌战绩。

    路面上,是涌动的车流人潮;路面下,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主干线,正由建设者们的双手一米一米地推进着、延伸着。安东尼奥对记者表示,到2020年,依托于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圣保罗市民每天将至少节约30%的上下班时间。

    (科技日报圣保罗8月2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