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 波
■科技彩云南(19)
云南省科技厅专门为企业举办的“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并不多见。8月20日,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行了“云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发布云南冶金集团专场会议”,发布了云南冶金集团电子级多晶硅技术及产品、氯化法钛白粉技术及产品、超薄铝箔技术及产品、铝—空气电池技术及产品四项行业前沿高端技术。
云南冶金集团于1989年由原云南省冶金工业厅改制设立,2008年实施股份制改造,是一家长期致力于铝、铅锌、锰、钛、硅基础产品制造的大型重化产业集团,集团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和云南省属重点骨干企业之一。近年来,云南冶金集团致力于让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引擎,围绕“打造行业优强企业”目标,用大项目带动大发展,项目立项之初,就瞄准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强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此次发布的4个项目,个个是重量级。
铝—空气电池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电解铝是冶金集团最重要的一个业务板块,如何延长铝金属的产业链,提高它的附加价值,长期以来是行业内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冶金集团针对新能源发展的需求组织开发了铝—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电量充足、使用时间长、生产成本低、易于循环利用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发的热点,是未来最有商业应用前景的动力电池。云南冶金集团在新型铝―空气电池制备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组装了单体电池、电池组,相关测试指标已经达到或优于国外同行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电子级多晶硅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多晶硅是集成电路和光伏发电用关键材料,云南冶金集团在建成3000吨/年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改良西门子法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线基础上,对相关生产工艺及设备进一步优化创新,成功批量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级多晶硅,电子级多晶硅是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基本材料,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经工信部、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鉴定,冶金集团电子级多晶硅的整体生产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氯化法钛白粉打破国际封锁格局。钛白粉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好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等行业。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到国外封锁,云南冶金集团通过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突破了氯化法钛白粉产业化生产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建成了具有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水平的年产能达到6万吨的国内第一条大型沸腾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产品质量已基本与国际知名品牌相当,实现了高性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大型化、清洁化和高效量产,改变了我国多年来高端钛白粉只能依靠进口的现状。
超薄铝箔“世界首创、国内领先”。随着现代生物工程、能源和环保等相关技术的革新和发展,铝箔广泛应用电子包装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市场越来越广阔,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铝箔材料产业的发展。铝箔特别是超薄铝箔生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云南冶金集团利用铸轧坯料成功制备出厚度为0.0045/0.005毫米超薄铝箔,并形成了产业化能力,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技术水平属“世界首创、国内领先”。
云南省科技厅厅长龙江这么评价,窥一豹可见全身,今天冶金集团的科技成果发布会,从一个侧面反映我省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情况。它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尽管我省是一个西部欠发达的地区,只要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信心,不甘落后,云南也一定能在若干领域走在全国的前列。
未来云南科技工作仍然继续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任务,在冶金新材料领域仍然把有色、黑色、稀贵金属等新材料开发作为支持的重点领域,把铜、铝、铅、锌、锡、锗、铟、钛、硅、锰、铂族金属等我省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先进技术和重大产品的开发作为打造新材料产业的重点方向。
近10年来,冶金集团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05项,其中国家级14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奖9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截至目前,集团累计申请专利886项,获授权专利592项,其中发明专利154项、美国专利2项;制定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4项;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地方共建工程技术中心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等一批技术创新平台;拥有5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云南省著名商标;有1家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4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企业。
“十一五”以来,集团获各类科技经费支持4亿余元;技术研发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3%以上。集团拥有“国突、国贴”专家13人,“省突、省贴”专家75人,省委联系专家7名,省级创新团队9个,创新人才30多名。这些不完全的数据,正是冶金集团坚守重化产业、坚持科技强企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