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 博
小说《三体》夺雨果大奖,让公众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科幻文学。尽管刘慈欣和评论者都表示获奖有偶然性,尽管长期处于边缘,但中国科幻小说的水准与二十年前相比,的确进步明显。
“与中国任何时期的科幻小说相比,当下的科幻小说读起来都要沉重得多,却也深刻得多,虽然少了激情和理想,充满着焦虑和不安,但均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苏州大学的科幻小说研究者汤哲声认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人本是科幻思维的起点;科学危机引发人类的警醒;类型化叙述和现代化叙述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
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是1904年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之后,科幻小说经历过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个高潮。清末民初的科幻主旋律是“救亡”和“启蒙”,而改革开放后的主题则是“自由”和“启蒙”。
科幻小说家韩松曾提出:“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开始,一路跨越历史,到老舍的《猫城记》,到郑文光的《火星建设者》,再到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再到刘慈欣的《三体》、王晋康的《蚁生》,通过科幻的形式,把中国这百年的沧桑巨变反映出来了,就是一代一代的中国人,要救亡图存,要工业救国,要科学救国,要搞现代化,这么一条主线,这么一种心路历程,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了科幻里面,或者说,上述这些科幻,本身就是这百年巨变的一个副产品。而到了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之后,中国科幻则越来越多地加入了社会和人文的内容。”
研究者王莹认为,1990年代至今是科幻小说第三个黄金期:“其美学特征趋于丰富多样,但是主流的经典作品中仍然显示出‘救亡’‘启蒙’和‘实用’等审美要素,当然此时的‘救亡’非彼时‘救亡’,此时的‘救亡’完全是科幻架空情境中对自然灾难、人文危机、乃至文明末日的救亡。‘启蒙’也变为对未来宇宙时代的先觉思考。”
其中,刘慈欣被王莹定位为中国科幻小说的“新古典风格”。另一位研究者顾叶也认为:“古典主义科幻小说节奏紧张生动、强烈精英意识等叙事特征在刘慈欣的作品得到很好的继承。”
纽约时报去年11月的一篇报道,也认为刘慈欣带来了科幻小说曾有的风味。报道提到:出版编辑将《三体》引入美国的理由是:“我不认为已经没人看那个黄金时代盛行经典套路的科幻小说了。某种程度上说,《三体》系列触动了人们心里的某处,并让他们回忆起童年时读过的那些书。”
“对美国科幻迷来说,这个系列很能换换口味。在美国,很多主流的科幻小说作家正在试图抛弃传统的外星人入侵等情节,转而关注现实问题,如气候变化或者人物性格转变。”《纽约时报》如是说。
科幻小说的创作中心一直在美国。除了刘慈欣,有名的华人科幻作者是用英文写作的刘宇昆和特德·姜。刘宇昆是《三体》的译者,也是优秀科幻作家。2012年,其《折纸》获2012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2013年刘宇昆的《物哀》蝉联同一奖项。刘宇昆的作品被认为是新鲜的“东方故事”类型科幻小说。另一位美籍华人作家特德·姜则是当今最受欢迎的科幻作家。他四获雨果奖,四获星云奖,并得到所有其他科幻大奖,被称作奇才。这两人受到认可,已证明华人作家毫不逊色的想象力。
或许能预示中国科幻文学走向的,是1960年代发轫于英国的“科幻新浪潮”运动,科幻文学形式自此跳脱窠臼,科学技术也不再单纯是被崇拜和讴歌的对象。而近些年中国的科幻同样在低调转型,变得更多样化和成熟了。汤哲声认为:“应该说,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已经融入世界科幻小说创作潮流之中,却也有中国自己的思考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