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曾任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副司长,长期活跃在科技政策研究和制订的第一线。在题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关问题》演讲中,他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创新,什么又是新常态,未来的赶超之路该怎么走。
“创新不是研究开发,不是发现、发明,也不是成果转化、创业,”胡志坚援引熊彼特的观点说,“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才提出创新政策,九十年代提出创新系统的理念,自那时以来创新一直是全世界科技政策讨论的热点。
比如,市场上总会有人想要采用赚取更高利润的生产方式,这就是创新冲动,一旦有人成功了,开辟了新的市场需求和方向,就会不断有新的创业者投身这个行业,新的生产体系就慢慢发芽、培育、壮大,并最终替代旧的生产体系。这就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
胡志坚以我国加入WTO之后为例说,我国新兴产业通过一波创新浪潮异军突起,引领世界,例如光伏、手机制造、互联网、信息通讯、高铁、LED照明等。与此同时,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制造外包纷纷向中国转移,这对我国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生产方式的引进,带来了净利润和GDP的增长。
科技落后、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上,国际分工中处于中低端,创新体系包括市场制度不完善……在胡志坚看来,世界近代史表明,创新超越者大多是相对落后者。落后不可怕,关键是自身的创新发展状态好不好,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否抓住创新超越的良好契机。
“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性工厂的时候,它就迎来了开始加速创新超越,并且引发世界产业变革的大时代。”胡志坚分析说,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性工厂,所以中国最具备在新时期引领变革的潜质。中国身处创新超越的大时代,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比较优势和条件,譬如,我们有大规模的廉价高素质劳动力群体,资本充足,技术水平形成了跟跑、并跑、领跑并存格局,企业家创新欲望强烈,庞大的制造体系灵敏快捷……
在他看来,上述优势需要通过持续的体制机制改革才能得到发挥。中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崛起的规模比整个西方同时崛起的规模还要大。“一旦我们的创新活力爆发出来,那是不敢想象的,一定会带动整个世界产业的深刻变革和影响。”
和过去30年相比,如今的创新难度越来越大。“可以引进的基本上引进完了,容易学的也都学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想获得新的生产体系和更新的技术,更多是靠原始创新。”胡志坚称,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仍然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改革主题,但是,加强科学研究体系的能力建设,打造一流大学、一流科研机构,会日益显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