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级计算机“泰坦” |
本期特别关注
当地时间7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以行政命令授权建立“国家战略计算项目”,目的是创建美国高性能计算的研发地位,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百亿次计算系统。此前发布的全球500强排行榜中,泰坦系统排名第二,但其运算速度几乎比名列第一的中国天河二号慢了一半。那么,美国为什么如此重视超级计算机的发展?超级计算机除了民用外,还有怎样的军事用途?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超级计算机也称巨型计算机或高性能计算机,是指具有超强存储、计算和处理能力的超大型计算机系统。如此之大的存储容量和如此之快的运算速度,决定了超级计算机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最大容量和最强能力的计算,所以它无可争议地成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基础工具,同时也是工程设计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然而,超级计算机更重要的应用,还是在离普通公众距离较远的国防和军事领域。因为从发展历史看,计算机至始至终都与国防和军事应用密不可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为计算新型火炮的弹道,迫切需要具有强大自动运算能力的计算机,由此于1946年催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这也算是那个时代的超级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不仅被运往美军阿伯丁试验基地,顺利完成了弹道计算任务,还解决了当时原子弹和风洞设计的许多计算问题。此后,在1976年问世的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计算机Cray,也主要是为国防和军事领域的复杂计算和设计所用。这些年来,美国在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名列前茅的著名超级计算机,比如泰坦、红杉、米拉、蓝色基因等,都有着很深的国防和军事应用背景,而且不断地被做强做大,其中国防和军事需求的牵引作用功不可没。
由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性能最强的超级计算机,很多都源自军事需求,并总是在国防和军事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至少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充分加以说明。
应用一:武器装备设计制造
现代武器装备,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武器装备,设计制造过程基本都离不开超级计算机。首先,坦克和装甲战车等。为让它们适应险恶的战场环境,在复杂的野战条件下安全行驶,必须进行颠簸、碰撞和抗打击等性能的研究,但用传统方法需要进行上百次实车试验,花费几十个月时间,而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几次试验采集到足够数据后,两个月就能完成设计。其次,战机和舰艇。设计制造时的困难之一,就是进行复杂空气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试验和分析,这都需要搜集众多数据和精细建模,并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模拟仿真和优化处理,而这正是超级计算机之所长,它能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设计出最佳性能的战机和舰艇。第三,弹道导弹。需按预定弹道飞行去攻击目标,而且为提高突防能力,往往还携带若干诱饵或假弹头,或者是多枚分导式多弹头,它们被释放后如何飞行、分开多远、什么时候变轨、再入后怎样机动飞向目标,都离不开超级计算机对弹道的精确计算和模拟。鉴于超级计算机对武器装备研发的重要性,早在2007年,美国国防部就通过为期8年的“高性能计算现代化计划”,投资20亿美元研制超级计算机,用于武器装备的流体力学、空气力学以及空间和海洋环境特性的建模和仿真。
应用二:情报获取和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情报获取和分析,对超级计算机的需求更大。首先,和平时期尤其是战时,破译通信密码是获取情报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各种高科技的应用已让通信加密技术日益先进,密钥更换速度不断加快,再用人工破解密码基本已无可能,而普通计算机运算速度不够,短期内破解密码的成功率也越来越小,只有借助超级计算机才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密钥和破译密码,获取所需情报并进行有效分析,所以超级计算机如今已成为破解密码的不二工具,并极大地带动了密码破译技术的发展。其次,侦察信息来源的渠道和方式如今有很多,包括从地面设施、飞机、舰艇、卫星等各种侦察方式以及通信网络、互联网获取的信息,它们种类繁杂——有语音、图像、数据和文字等不同形式,数量巨大——是实实在在的“大数据”。要在如此海量的侦察信息中,及时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并进行有效融合,凭人工方法简直无法想象。按照美军的估计,现在一天光是来自其各种侦察卫星上的数据,上百位专业情报人员用普通的计算机分析处理,连续奋战一年也难以完成,时效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依赖超级计算机,依照专门的数据处理流程建模分析,才能及时获取有价值的重要情报。媒体多次报道过,美国登上500强排行榜上的超级计算机,有很多就是直接为其国家安全局下属的侦察情报部门所掌管或使用,这无疑体现出了超级计算机的重要性。
应用三:战争设计和模拟
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更好地掌控战争的局势,增大胜算的可能性或达到所期望的战争目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往往需要主动和有意识地全面分析、规划和构建未来战争,这就是战争设计。而战争模拟,也可称兵棋推演,就是模仿战争环境和预演战争的全过程,对未来战争或其某一部分进行逻辑上的推演分析和评估,以此来进行战争准备、验证作战方案并规划和指导战争。在信息时代,无论是战争设计还是模拟,既要遵照战争规律和经验,依据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也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以统计学、运筹学、概率论、博弈论等科学方法和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工程等技术为基础,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各种参数,将兵员以及坦克、战机和军舰等作战平台及各种武器装备要素,量化在计算机环境中,再加入预设的成百上千种作战方案,构建出用于设计和模拟战争的模型,形成实用的软件,由此便可编程进行作战推演,预测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并分析出武器、战法、兵力、时机、后勤等方面存在问题,综合出最优的作战方案。
显然,在战争设计和模拟中超级计算机可担当大任,因为它的存储和运算能力越强,可以考虑的各种因素就越多,预设的作战方案就越丰富,建立的模型就越精确,那么得出结果就越快且越真实。专家曾透露,早在1999年,美国和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之前,就利用超级计算机对多种作战方案进行过模拟和论证,并对战争进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了推演,归纳出了相应的预案,这些预案后来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应用四:核爆炸试验模拟
核爆炸试验对检验、保持和提高核武器的性能、升级核武器和发展新型核武器都非常重要,但它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巨大,遭致全球反对,因此世界上早已通过有关核禁试条约,对其明令禁止了。所以,核爆炸试验的替代方式目前就只能是亚临界核试验,它主要采用模拟的方式,重点研究核武器的裂变材料在高能炸药或其他方式冲击(或爆轰)下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其使用的核材料始终达不到临界反应,所以不会发生真正的核爆炸,释放出的核辐射很小,国际舆论的压力要小得多。但亚临界核试验需要把它得出的重要数据,与以前多次核爆炸试验中搜集到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建模并在计算机上进行全面的模拟分析,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才能与核爆炸试验的效果基本相同。然而,由于各种数据太多已超出想象,用普通计算机难以处理和建模,必须用具备超快运算能力的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正因为如此,作为核大国的美国,其能源部专门用于模拟核试验和核武器研究的超级计算机就多达5部,包括屡次占据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首或前几名的美洲豹和走鹊超级计算机,并且美国能源部也始终主导着其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充分证明了超级计算机在核爆炸试验模拟中的支撑作用。
应用五:卫星导航与定位
地面监控站是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的三大部分之一,通常由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若干个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组成。为保障卫星导航与定位的精度和速度,这些地面监控站要实时采集很多气象和环境数据,处理接受和转发的大量无线电数据,测量、计算和修正各种卫星轨道参数,推算时钟差并形成导航电文。对于像我国所独有的、具备有源和无源双模工作方式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于北京地面中心站的信息处理系统,还要负责处理每秒数千次的用户定位申请,并通过快速计算,在几毫秒内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反馈给用户。如此多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任务,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非性能优异的超级计算机无法担当。所以多年来,无论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还是中国的北斗,其地面监控站中无一例外都配置有性能优异的超级计算机,而且发挥了不能替代的作用。
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超级计算机源自军事,也要服务于军事,所以在国防和军事领域方面的应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事实上,它在指挥控制、防空反导、气象保障、军事通信加密、军用新材料开发等很多方面也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优势。美国还将其用于非传统武器的研发,比如像气象、地震、海啸等环境武器以及基因、战剂、反物质武器的研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超级计算机在军事上就如同火力一样重要,展现出了很多的应用需求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