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典型
纵横陆、海、空、天四维空间,承载亿万信息的电磁波,自1888年被人类发现以来,迅速成为改变世界和影响战争胜负的“魔幻之手”。在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有一群驾驭电磁波的人。他们运用仿真技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频谱变得可见、可控、可用,助推三军用频武器装备“耳聪目明”征战沙场。
实现频管仿真手段从无到有
许多军事专家预言:“未来战争,谁善于控制、驾驭和运用电磁频谱,谁就能赢得战场主动权。”甚至有人宣称:“21世纪将是频谱战的时代。”
一直密切关注频谱管理技术动向的仿真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肖凯宁和同事们,朝着电磁空间新领域发起了冲锋。他们的最初目标是搭建一个频谱兼容性检测实验室,解决武器装备之间的互扰难题。
肖凯宁与几位团队成员一起,在京郊某营区“安营扎寨”,一砖一瓦搞建设,推动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电磁频谱特性综合测试分析平台,迈出了我军频管仿真手段建设关键性的第一步。
“这个平台就像CT扫描仪一样,可以对用频武器装备的频谱参数等几十项指标进行精细‘体检’,解决了长期以来频谱特性测不准、测不全的问题。”中心副主任姜华说。这一开创性的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时,肖凯宁和他的团队目光已越过实验室,看到了更深的隐忧——单一系统装备可以做“CT扫描”,但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检验整个作战体系是否存在用频冲突,最可靠的方法是将它们调集到一起进行实测。但这种测试组织难度极大、成本高昂,实践中几乎不可能。
“能不能把三军用频武器装备的电磁频谱特性‘拔丝抽茧’一样‘提取’出来,放在计算机上,运用数字仿真技术进行用频模拟推演呢?”一个全新而大胆的设想在肖凯宁的脑海里酝酿发酵。经过3年多的艰辛探索,他们终于将数字仿真技术引入频管分析领域,将大量典型主战装备用频特性“数字化”,成功地把成体系的武器装备“装”进了方寸荧屏,初步搭建了全军第一家频管数字仿真平台,推动我军频管仿真手段实现了第二次跨越。
现在,他们又瞄准技术前沿,向频管仿真的下一个高地——半实物频管仿真系统发起了新的冲锋,努力实现我军频管仿真手段的第三次跨越。
科学数据是打仗的依据
前些年,为了从源头上避免无人机空中“撞车”,上级对无人机频谱进行行政性规划,从理论上为各类机型划定了“跑道”。但因缺少技术手段验证,效果到底怎么样,需要一个科学验证的手段。那年8月,上级下达通知,要求仿真室在3个月内,对无人机频率参数进行精细分析,为总部规划无人机频率提供科学依据。
博士毕业刚满2年的周宁担任课题组长,他带领4名闯劲十足的80后,历经8次大的联调联试,6480余次实验,终于用162张图表、203148组数据,为无人机铺设出一条条“数据航道”。
“这项工作责任贯穿始终,武器装备从立项研制到部署运用全过程都涉及到频谱管理问题。立项论证需要审核用频参数,领取‘准生证’;研制定型需要认证频谱参数,颁发‘出生证’;批量生产需要抽检频谱参数,发放‘健康证’。而这些参数都需要我们仿真室来测试、分析和验证!”高工胡莉琼说。
这一年,我军某通信指挥装备系统即将定型。这一系统集成了短波、微波、卫星等30余型电子信息装备,空间有限,容易自扰互扰。仿真室接到任务,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系统电磁兼容检测。
为了测得真实、准确,检测组成员拿出小米堆里挑沙粒的劲头,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任何一个瑕疵,一项一项地筛查,白天晚上连轴转地忙活了100多天,先后排查出部分设备易受干扰、电磁发射超标等200多个用频隐患,并逐一开出“药方”,帮助装备顺利定型投产。
正是凭着这种劲头,仿真室成立以来,仅保障通指装备定型,就先后高质量完成了数百项测试任务,把住了电磁频谱“数据关”,让新装备战斗力“满格”走向了战场。
让“鱼”和“熊掌”兼得
2012年,我国在东部沿海启动大型风电场建设项目。这是一项造福社会、服务百姓的重大工程。但风电场占地面积广,风电机尺寸巨大,对周边电磁环境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雷达装备的探测性能会产生潜在影响,容易引发军情误判错判。
海军有关部门专程来到频管中心,寻求破解良策。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仿真室工程师吴彪站了出来,带队4次赴现地实测,运用电磁仿真技术,就风电场对雷达装备作战效能影响进行精细化分析,拿出了全军第一份相关评估报告,为3个大型风电场精准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批利国利民的风电场项目顺利上马。
事非经过不知难。仿真室官兵常常在“一边攸关国家安全,一边攸关经济发展”的两难抉择中,探寻着军民深度融合之道,努力让“鱼”和“熊掌”兼得。
2012年5月,国家级科研专项民航空地宽带通信系统取得重大突破,一旦投入使用,在飞机上自由地打电话、视频聊天将成为现实。
但有关部门审核时发现,承载该系统的电波“高速公路”上,已经“奔跑”着军地多种重要信息系统。一旦空地宽带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不仅与军用系统相互干扰,还直接对国土防空和飞行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工程师张雷鸣、简盈等人组成的课题组,先后突破了搭建实测环境不易、高速跳频信号用频兼容分析难等10多项关键技术,为民航空地宽带通信系统与军用系统共享共用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