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
身边榜样传递正能量
装甲兵学院“军人样子”讨论侧记
□ 薛 祺 刘 畅

    近日,装甲兵学院举办了“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讨论交流活动。讨论中,大家广泛交流、畅所欲言,“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标准,在官兵心中愈加明晰。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敢抓敢管,用一种‘豁出去’的闯劲,勇于突破,大胆实践,奋勇争先。”刚从皖北某演习现场归来的教练团团长孟庆超,言语中透着豪迈之情。

    作为全军最大的教练团,该团年均保障260余天,消耗装甲装备摩托小时20000余个……不仅任务量增加了两倍,而且新课题保障增多、新装备比重加大、新型人才短缺等问题凸显……孟庆超在了解情况后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战士、学员的意见,还敦促机关职能聚焦保障,畅通士官人才培养渠道,打造一支技术精湛的助教队伍。

    “在机关工作的这些年,我始终把高追求、大本领、上进心当座右铭。”这是政治处主任张小波的切身感悟。

    机关工作就是战斗!在去年该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10项配套制度制订过程中,他带着初稿外出调研,白天座谈交流,晚上消化吸收、紧张快干。10天后,军队建设发展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的程达刚教授审阅了规划和配套制度后,专门写了4页的阅后感,认为其措施得力、可操作性极强。

    “专家组之所以在外军中威信高、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是能传授先进的专业理论,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作为该院第10批援助坦桑尼亚专家组组长的郑孝春,谈起那段经历感触颇深。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国外期间,他针对教学时间短、任务重、语言交流不便、文化差异等情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求活求新,赢得了坦军的高度赞誉。400多个日日夜夜,他还带头筹集140万先令,为10余名坦军士兵解决了子女上学、老人看病等家庭生活的难题,为当地孤儿院购买了教材和文体用品。

    而女兵中也不乏很多的巾帼英雄,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建功立业。每天重复成百上千次问候语,每天在机房执勤近10小时,快速准确地输入、查询、记录、输出,不出一点差错,这是女兵杨洋工作的真实写照。

    新兵下连后,杨洋被分配到该院通信站学习业务。在学习中,她积极创新训练方法,科学运用“相似对比记忆法”和“分组联想记忆法”,一个月就熟记了近1500个单位和个人号码,被老兵誉为“号码达人”。

    “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干得不平凡,就能收获最美。”杨洋感慨地说。

    “这些身边的典型可爱、可敬、可学!他们是践行强军目标的最生动诠释!”讨论结束,学员六队学员郑博熙对笔者说。

    主持本次交流会的大队政委钱远喜感慨道:“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那种矢志强军的崇高追求,爱岗敬业的使命担当,尚武精武的进取精神,永葆本色的道德风尚,为锻造高素质可堪重任的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