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1日 星期二
“有效科研”成就“舌尖上”的安全护航者

    文·通讯员  单素鹏 方 蕾 李 锦

    ■第二看台

    只有笔记本电脑大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在食品进行前处理后,一到两分钟就能实现30多项污染指标的准确检测,而按传统方法,如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往往需要隔夜才能出结果。目前,这款主要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系参与研发的设备,刚推向市场就成了企业的“抢手货”。

    成功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合力付出,同时也是食品科学系所有教师智慧的结晶。高校中存在科研团队并不稀奇,但一支科研团队由整个系部的所有教师组成的却不常见,苏州农职院食品科学系的这支科技创新团队就做到了系部30多位教师的全覆盖。

    “食品安全问题涵盖了多方面内容,情况复杂、多变,个人单枪匹马作战,往往达不到要求。”苏州农职院食品科学系系主任、同时担任这支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的司文会说,这支队伍中既有理论基础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术骨干,也有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把全系的教师组合到一起,实现信息、资源的集聚和共享,团队成员共同进步,产生的是‘1+1>2’的效应。”

    这个科技创新团队近五年来已经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授权专利14项,出版专著1部,系列论文在美国《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还获批了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

    “学术论文、专著的发表是衡量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高职院校来说,科技成果落地,服务地方、面向企业才是职责所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钱剑林表示,在苏州农职院,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控制方法领域,要根据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着手,做“有效科研”。

    在江苏众诚鸭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这里的鸭与其他鸭外表上并无差异,但价格却要贵上近一倍。公司负责人介绍,虽然价格高,但这批鸭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它们最大的卖点就是“富硒”。通过喂食由苏州农职院自主研发的含有硒成分的饲料,能够使鸭肉硒元素的含量明显提高,喂养含硒饲料仅一个月,鸭的肉质含硒量就比常规鸭高出3至7倍。

    苏州农职院富硒饲料的开发与应用既确保了食品安全性,又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除此,联合地方企业参与开发富硒系列产品——富硒鹅、富硒稻米、富硒葡萄等都实现了产业化,真正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落地生根”。

    在今年6月初举办的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中,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派出三名学生参赛,一举捧回了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检测两个赛项一等奖,以及一个茶叶重金属含量检测的二等奖。“此次比赛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利用现代化分析仪器对农产品进行检测的能力,而这些仪器和操作流程我们在学校研发中心的实验室里早就驾熟就轻了。”参赛学生徐帆说。

    徐帆口中的研发中心指的是苏州农职院在2010年牵手苏州泰事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校园内组建的江苏省首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研发中心引入企业的现代化设备和高层次技术人员,同时作为第三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机构,已为200多家食品企业提供快速检测服务。

    通过研发中心,苏州农职院食品科学系的科研人员获得了更大的锻炼和发挥能力的舞台,直面企业一线不仅能及时获知市场行情,更有助于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此外,研发中心也成了食品科学系学生实验和实训的绝佳平台,部分课程就在研发中心内的企业实际环境中,由来自学院和企业的老师共同完成授课。

    “引企入校,学生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在校时就逐步成长为从事企业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准员工,毕业时供不应求,毕业后即是合格的技术人才,成为民众‘舌尖上安全’护航者中的一员。”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振陆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