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1日 星期二
沙特离核武器有多远
□ 陶中华 曹殿宝 赵洪晶

    本期特别关注

    对于经过艰苦谈判而达成的全面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协议,沙特政府的反应十分消极,并称之为“糟糕的协议”。而在协议达成前后的较长时间内,沙特政府的一些要员更是频频发出要造核武器的言论,以抗议这份“糟糕的协议”,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请看科技日报特约专稿——

    有分析指出,沙特宣称造核武器的言论可以看作是一种政治策略宣示,根本目的是要向西方施压进而把伊核协议搅黄,只是未能得逞。而今,人们更为担心的是,沙特是否真的有核野心?到底有没有能力发展核武器?一旦发展核武器后果如何?

    拥核传闻由来已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沙特出于经济、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需要,开始对核能研究产生了兴趣,1978年曾经试图与科威特和卡塔尔达成一项核合作开发协议,只是最后因种种原因归于失败。但沙特并没有因失败而停止核尝试,而是10年后在利雅得郊外建立了一座原子能研究所,甚至还曾为既可以进行海水淡化又可以发电的核反应堆确定过合适的地点。

    沙特产生核武野心的最初原因可能与以色列的核活动有关。尤其是敌对的以色列拥有了核武器以后,引发了中东地区的核军备竞赛,萨达姆、卡扎菲和伊朗先后都搅和了进来。但由于美国偏袒以色列以及前苏联的解体对中东阿拉伯国家失去支持,萨达姆和卡扎菲在这场核竞赛中最终成了失败者,只有伊朗一直在苦苦地支撑。受此影响,沙特的核野心也是时隐时现。

    为防止核扩散,美国很早就致力于中东地区的无核化,但沙特却长期拒绝加入1970年诞生的《核不扩散条约》,直到1988年因秘密获得射程1900公里,且适合运载核、化学和生化弹头的中程导弹事件曝光后,迫于美国威胁中止向沙特出售预警飞机和推迟4.5亿美元的军售压力,才不得不同意加入。协议以沙特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为代价,换取美国对沙特拥有中程导弹的默许,这足见沙特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是何等的勉强。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朗核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后,沙特的核传闻也越来越劲爆了,尤其是西方媒体时不时地爆料一下,使沙核问题一直处于国际关注之中。英国《卫报》于2003年就曾爆出“猛料”,声称沙特阿拉伯政府正在考虑是否拥有核武器,并着手制定一项地区安全战略计划。该计划提出三种选择:一是拥有可以用于威慑的核武器能力,二是与现有核大国保持或建立联盟以获得保护,三是努力达成一项中东无核化的地区性协议。而这三个备选方案的出台表明,沙特当局已经对地区安全感到十分担忧,并已将核武装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设想之中。

    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沙特方面的一系列核武言论也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伊核框架协议达成的前后,核武言论更是火药味愈发浓烈,这些言论都暗示,如果国际社会未能阻止伊朗发展核计划,沙特就打算审视一下自己的军事核道路。沙特阿拉伯前情报部长费萨尔亲王就曾公开表示,“中东地区要么都没有核武器,要么就开展核武军备竞赛,为能够防范地区性的对手以色列和伊朗,沙特考虑发展核武器。”阿卜杜拉国王也在一份电报中表示,“如果伊朗成功研制出核武器,该地区的每个国家都会做同样的事情,包括沙特。”与此同时,沙特民用核机构也公开表示,沙特计划在未来20年内建成16座民用核电站,总价值预计为800亿美元。

    由于沙特曾对巴基斯坦的核计划提供过资金援助,有关沙特要从巴基斯坦购买核弹头的说法也一直甚嚣尘上。有媒体声称,为实现迅速实现核武装,沙特早在20多年前就曾经尝试从巴基斯坦购买核设备和引进核人才,还曾专门组团视察了巴方的一个秘密核设施,甚至聆听了巴基斯坦的核弹之父阿卜杜勒·卡达尔·汗的专题报告,并与这位科学家交往甚密。

    拥核道路前景暗淡

    发展核武器有三条道路可走,一是独立研制,二是花钱买核弹头,三是与有核国家合作开发民用核能技术作为掩护。沙特发展核武器也同样有三种策略,一是公开搞,二是采取类似以色列的“模糊战略”,三是采取类似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样的“生米煮成熟饭战略”。但这三种道路与三种策略对沙特来说做起来都非常难,风险与付出的代价更是难以想象。

    别看沙特吵吵嚷嚷要搞核武器,但其造核武能力几乎空白,核技术、核人才和核材料都极度匮乏,至今连一座核反应堆都没有便是例证。事实上,无论沙特采取何种发展核武器的策略,独立研制都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被国际社会孤立与制裁的情况下,独立自主搞核弹几无可能。

    沙特的确与有核国家巴基斯坦的关系不错,曾长期资金支持伊斯兰堡的核计划,沙特也一度与巴基斯坦有过核方面的接触。但巴基斯坦官方曾多次公开否定外界有关巴基斯坦要卖核弹给沙特的传闻。退一步说,即使巴基斯坦不惜政治风险卖核弹给沙特也没多大意义,因为核弹头绝不是可以购买并放到库房备用的普通商品。众所周知,核弹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技术装置,对保存和维护的条件极为苛刻,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人员,否则它们很快就会变成危险的放射性金属。也就是说,核弹头要形成战斗力需要一个核武器生产系统作支撑,绝不是把核弹头装在导弹等运载工具上就可以发射那么简单。而当年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所以在苏联解体后放弃本国境内的核武器,原因就在于核武器生产与维护系统由俄罗斯掌控,它们不具备使核弹头形成战斗力的完整体系。即使巴基斯坦卖核弹头的同时也转交必要的技术,沙特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与设施来接受,因为沙特军队的军械维护一直是由外国人承担,培养自己的技术专家一直是沙特的短板。

    公开与有核武器的国家联合开发核武器目前看来绝无可能,但似乎沙特可以以发展民用核技术为掩护发展核武能力,因为一方面“用于和平目的核技术的双重本质使军事化变得更容易”,另一方面“民用核项目需要的技能提升了可以用于武器级努力的整体知识”。然而,美国一直对沙特民用核技术进行严格的限制,致使民用核计划发展非常艰难,沙特必须与第三方达成协议,才能进行人员培训和相关技能指导,以及必要设备和技术的转让和提供。尽管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这样获得了成功,但时移势变,当前及今后的国际环境已使这条路变得越来越窄,伊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拥核后果相当严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核武器的好处显而易见,这也是一些国家不惜铤而走险谋求核武的原动力。然而,在“无核世界”渐成主流的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谋求发展核武器都是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之举,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制裁与孤立,沙特若发展核武器也将是如此下场。

    大家知道,沙特是《核不扩散条约》的成员国,该条约要求成员国必须遵循其规章,一旦沙特公然违背条约造核武器,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政治孤立与经济制裁。然而,沙特是一个完全依靠出卖石油过日子的中东国家,如果对其石油实施全面禁运,国内必将出现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危机,改朝换代也不可避免。

    毫无疑问,一旦沙特公然发展核武器,必然要开罪美国人,因为华盛顿一直致力于中东地区的防核扩散,费那么大周折与伊朗人搞核谈判也基于此。而没有了美国人提供的“洋保护”,沙特在中东地区的处境就会变得异常凶险,别说与波斯人抗衡了,就连基本的国家安全恐怕都无法保证。尤其是在极端势力如IS等肆虐中东和“阿拉伯之春”余波未平的当下,逊尼派君主制的沙特早已危机四伏。更进一步说,美国不但会从政治与经济层面打压沙特,也会努力阻止利雅得获取核能力。

    实际上,沙特之所以极力反对伊核协议的达成,根本原因在于伊核问题一旦全面解决,波斯人可谓一举两得,既拥有了造核弹的能力,又解除了国际社会对它的制裁,这显然与利雅得期望通过制裁彻底搞跨伊朗的初衷背道而驰。然而,眼红伊朗占了大便宜的沙特要如法炮制伊朗却不太行得通,因为沙特的抗制裁能力远不如伊朗强大,沙特的经济体系与军事系统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太过紧密,一旦被西方孤立就会很快瘫痪与崩溃。

    综合来看,沙特离真正拥有核武器的确非常远。但自从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那一天起,中东地区就已经埋下了核竞赛的种子,这颗种子只要外部环境合适,自然就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尽管美国主导下的《核不扩散条约》,起到了一定的遏制核扩散作用,但却治标不治本,当今世界一些有核国家仍未完全放弃打“核武牌”,核威慑和核讹诈仍威胁着无核国家的主权与安全,这便促使一些无核国家做“核武梦”,甚至仍然孜孜以求“核杀手锏”。像沙特这样对待核武器的国家决非个别,“无核世界”的梦想还很遥远。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