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
扬州大学农学院:这里有一群“候鸟科学家”
□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沙爱红 虞 璐

    六月的扬州已经炎热起来,晒得黝黑的张宏根正带着学生在田里忙着插秧。卷起的裤腿上沾满泥水,豆大的汗珠从张宏根的额头上渗出。

    “这些都是从海南带回来的稻种育出来的秧苗。”张宏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珍视眼前的秧苗。今年3月,他在位于海南省陵水县的“南繁基地”挥汗如雨,带着选取的几千份试验材料回到扬州,又立刻进入下一轮水稻播种周期。

    “我们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每年11月南飞去海南,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江苏扬州。”卞云龙和张宏根一样,都是扬州大学农学院的教师,同样也都是每年“南北迁徙”的团队成员。

    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刘巧泉介绍,为加快农作物遗传与育种的研究进程,研究人员经常需要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研究材料进行异地加代繁殖。自1974年以来,该院水稻、玉米遗传育种研究课题组每年约有20名师生前往海南南繁基地进行试验,这不仅加快了水稻、玉米遗传与育种的研究步伐,更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

    “原本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通过南繁,我们一年可以种上两季。”于恒秀是该院水稻遗传育种课题组的一员,她说这大大加快了研究进度。今年3、4月,于恒秀两次奔赴海南陵水基地进行水稻取样、杂交、选种工作。4月20日,她带着100多份试验用的稻根从海南回到扬州,又马不停蹄地将稻根栽种到试验田里,等到今年秋收后,她再将稻种带到海南进行新一轮水稻繁殖。

    卞云龙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已有30多年,他的“迁徙”之旅始于1985年。“八十年代的条件非常艰苦,当时交通不便,路上就要花五、六天。”卞云龙说,他们一般先乘火车再转汽车,然后乘轮船,才到达海口,最后还要转汽车才能抵达位于海南最南部的南繁基地。

    “当地的物资特别匮乏,为了维持在当地半年多的生活,每次出发时都得随身背几桶食用油,还有几大包的干粮。”卞云龙谈起当年的经历非常感慨,“住在废弃的棚子里面,不通水不通电,全部家当只有两张钢丝床,自己用泥巴砌一个简易灶台,买一口锅,还得上山去砍柴,这才能吃上饭,还好我们从事农业研究的老师都特别能吃苦。”

    作为一名女教师,于恒秀的体会比男同志们更深刻。“没有厕所是最大的困扰,当地还有很多老鼠和蛇,但只能努力克服。”于恒秀笑谈起当年的经历,“我的海南第一夜是和当地的黎族老奶奶睡的,我深切地体会到黎族人民对我的友好。”在南繁基地的日子,于恒秀从早到晚都在试验田里忙活,尽管是爱美的女同志,面对烈日暴晒也毫不犹豫地钻进稻田。

    “搞农业研究的基本都是全年无休,暑假在当地的试验田里忙,寒假在海南的南繁基地里忙。”卞云龙说他在南繁基地度过了六个春节,远离家乡和家人,也有想家的时候,但农业科研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共同执着热爱的事业。

    四十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在海南省陵水县、三亚藤桥镇试验田面积平均每年超过50亩,为科研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材料。“我们在海南南繁基地开展多是基础理论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刘巧泉说。

    近年来,该院作物遗传与育种学科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由该学科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同时,该学科还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在研国家级项目10多项,审定水稻新品种、玉米新品种10多个,一名教师入选201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如今只需3小时的飞行就能抵达海南,南繁基地的硬件条件也已大大改善,生活和试验所需设施一应俱全。今年11月,张宏根将再次飞往海南,为了实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手里,中国人的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这样的愿望,南繁的接力棒将在农学院一代代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手中不断传递下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