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车论道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蓝图,是其后二十年行动的脚本。其中提出的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词,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虽然《中国制造2025》直接提及新能源汽车的部分只有一段“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不足150个字,但含金量却很高。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明确肯定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政策。第二个层次“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出了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须要掌握三大领域核心技术的新要求,比我们以前常说的掌握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明显提高了档次;第三个层次“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则切中了我国汽车产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弱、不重视工程化、产业化的软肋,希望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第四个层次“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提出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独立发展,形成完整科研、生产体系的要求,这可能预示着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第五个层次“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确定的是自主品牌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有如此丰富重要的内涵,将《中国制造2025》解读为我国未来十年乃至三十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纲领恰如其分。
这一纲领是我国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延续。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和目标。《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规划延长了5年,而且我们可以透过它约略看到204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样貌。作为一部统筹全国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虽然不可能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景详细描述出来,但其作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无疑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定了方向、确定了路线、确定了目标。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将为目前业界还在争论不休的“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我国汽车发展方向的”问题打上一个句号,给那些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企业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们:“你走的路没有错”。同时给那些还在观望、犹豫的企业加一鞭,督促他们抓紧时间上路。因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业发展的未来之车,是汽车技术新的爆发点,是汽车市场新的增长点,是汽车产业新的起点。认清楚这一点,对汽车企业十分重要,认清楚的,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随着时代大潮前行、获益,认不清这一点的就可能被历史淘汰。
(作者系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