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婷
如果你对山区防汛预警的印象还仅停留在敲锣示警和手摇报警器,那你就out了。
“要下大雨了,请大家做好准备!”站在路边的罗正贵用手机拨了个电话,他的声音很快就从村委会2楼的大喇叭里广播出去了。今年58岁的他是贵州贵定宝山街道农庄村村支书。
山洪来得快,及时预警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无线预警广播系统,罗正贵坐在家里就能通知大家做好转移准备,不用再赶到村委会喊话。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水利部组织的2015“防汛备汛行”采访团,赴湖北、贵州等地进行采访,一路上见识了不少防汛“高科技”。
数据报送最快只需6分钟
汉口江滩附近,一艘编号为“水文302”的小船静静泊在岸边,汉口水文站就设在这艘船上。走进船舱,汉口水文分局局长刘少安掀开木质座椅盖板,给记者们展示了“藏”在里面的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
刘少安是一名有着30多年工龄的“老水利”。刚工作时,他时常带着闹钟、手电筒、工具包“三件宝”到汉口水文站采集水雨情数据。他回忆道,过去都是人工观测,一天至少要观测4段次,到达警戒水位时,一天需要观测8段次,现在实现了仪器全天候自动观测、记录、传输。
“以前,人工8点采集的水位信息,再经报文拟定等环节,要到九十点钟后才能报送上去,目前采用的自动报讯系统,最快只需6分钟就能将实时监测的数据报送到长江防总。”刘少安介绍。
走进长江委水文局水文情报预报中心,打开长江流域雨量分布图,密密麻麻的监测站点信息几乎覆盖了整个电脑屏幕。上面的三角形是水文站点的标志,鼠标移至小圆圈,就能显示当地的降雨量。
该中心主任周新春介绍,目前长江全流域7000多个水雨情监测站点的数据都能实时上传。他和同事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利用预测模型判断将有多少流量进入河道,及时发出洪水预警。
上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只有800多个报汛站,报汛靠拍电报,要3个小时才能收集全部信息。现在,7000多个站点的数据只要半小时就能汇总。“高科技的应用有效提高了预报精度,延长了预见期,提高了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主动性。”周新春说道。
“互联网+水务” 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的水利跑口记者们,听到武汉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主任张云天提出的“互联网+水务”的概念,顿时感觉耳目一新。他用一张张简洁明了的幻灯片,展示了武汉正在探索的用“互联网+水务”降低“看海”风险的实践。
张云天介绍,为适应防汛抗旱现代化管理需求,信息中心综合利用自动和远程监测、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空间地理信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初步建成了由水务数据中心、水务业务内网和外网、水务一张图等组成的“互联网+水务”体系。
数据采集是“互联网+水务”的第一步。通过协调,武汉市公安局布置在街头易涝地段的5万个“天眼”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可以供水务局使用。下大雨时,坐在信息中心的电脑前,就能实时看到浸水点的情况。
张云天接着演示了去年投入使用的武汉市排水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可以根据雨量变化,模拟城市的排水情况,帮助有关部门更有效地调度泵站、闸门等设施,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不只是武汉,许多城市都遭遇过汛期“看海”的窘境。国家防办副主任张家团指出,全国657座城市中,70%以上的城市排涝能力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90%的老城区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下限。“防范内涝,必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工程标准,推动联防联控”。
建设“海绵”城市 规划先行
多云微风的天气里,站在贵州贵安新区的月亮湖生态广场上,用喷水壶往地面上洒水,眨眼功夫水就不见了。水“闪”得快,奥秘在地砖里。
贵安新区管委会党组成员苏永泓介绍,广场铺设的是一种新型透水砖,通过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实现高效透水和滤水。“我们用的这款砖,透水不透沙,解决了透水砖易堵塞的难题。”
不只是铺设透水砖,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贵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是个形象的概念,它还有一个专业的称谓: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初衷之一。
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陈东萍介绍,新区的新建项目在申请规划审批时,必须提交“海绵”城市配套建设规划内容。“比如,在小区内规划设计下沉式绿地、蓄水池等,尽可能减少新建小区所增加的城市排水负担。”
(科技日报北京6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