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6日 星期二
送一支钢笔给你
——纪念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
约翰·纳什。

    本报记者  张梦然

    电影《美丽心灵》接近尾声时,罗素·克劳饰演的纳什走进学校餐厅,来往的教授们纷纷向他献上钢笔,表示对纳什学术贡献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为一颗“美丽心灵”所做的努力的尊重。据说这个情节是杜撰的,现实的普林斯顿无此授笔传统,但不妨碍此情此景成为片中最打动人的一幕。

    这位博弈论创始人能为世人所熟知,无疑也得益于他是当年那部独揽4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的原型。电影有着近乎完美的口碑,看完的人们,很容易就从纳什身上解读出矛盾与忧伤。

    纳什年轻时的经历其实简明一如大多数像他这样的天才:少年早慧,20岁就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在薄薄的博士论文中诞生著名的“纳什均衡”理论,时年也不过22岁。然而,独来独往、不善交际或在学术上有悖于传统,起初这些容易被体谅的“天才的行为”,逐渐走向偏激。

    自1958年,纳什就开始受困于妄想型精神分裂症,长期处于梦境一般的精神状态。其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持续痴迷他所爱的学科,或许是不断神秘降临的念头,让幻听和幻觉覆盖了纳什的一切,他甚至看到《纽约时报》上每一个字母都潜藏着神秘的密码等待他来解读。衣衫褴褛的他,成为常春藤校园里一个游荡着的悲凉的幽灵。

    如此疯狂离奇的经历,让纳什曾经与各种奖项失之交臂。直到1994年,他的名字被填在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一栏。这中间,他是怎样在精神世界的泥淖中跋涉,又是怎样在逆境中与心魔交战的呢?

    有很多人对这部传记电影中表达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以为然,大抵因为在“知情者”看来,纳什本人的真实情境远比包装后的艺术形象更令人唏嘘。电影其实是一个不甚真实的写照,繁华褪尽,生活远比艺术来得更为悲情。当人们都说“我敬仰约翰·纳什”时,并非叹服于一个角色的温暖与励志,也不止于致敬他的天才头脑抑或学术辉煌,而是比起仅供远远瞻仰的大师,人们更易体味他身为一个普通人的艰辛与挣扎,更能感动于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理性与灵魂的博弈。

    近几年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纳什,看上去与其他老人一般无二,平静而稍显木讷,外界的揣测评论似对他意义不大。奇怪的是,尽管他坚韧的对抗着命运的磨难,但又表现为对现实生活无热情反馈,他仍然只痴迷于抽丝剥茧般的数理世界。或许,对于苦难长生,遭遇无常,他已有自己的一套。

    据5月24日BBC网站援引当地媒体报道,86岁的约翰·纳什,当地时间5月23日下午与妻子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出租车时遇车祸去世。

    作为一名科学家,赢得荣誉或并非极难事,但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才真正不易。

    (科技日报北京5月25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