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参展商展示的我国自主开发的自转旋翼机——云舞2。本报记者 洪星摄 |
图为参展商展示的为孩子们研发的早教机器人与观众互动。本报记者 洪星摄 |
图为参会人员现场体验游戏眼镜。本报记者 周维海摄 |
本报记者 陈 瑜
身材微胖的中国商飞北研中心青年工程师张驰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成熟谈吐,以至于当他“爆料”自己是1987年出生的“85后”时,对方脸上马上露出难以置信的复杂表情。
似乎觉得话题不够,张驰紧接着神补了句:别看体型胖,我曾经是一名飞行员。
这次科博会是张驰和团队的梦幻工作室第一次公开亮相展会,带来了“灵雀”和“灵鸥”两款验证机。
张驰自曝是骨灰级的航空爱好者,小时候喜欢航空模型,留学英国拿到了飞行器设计专业的理学硕士,为此还考了飞行员驾照。
“你是骨灰级航空爱好者吗?你想造自己的飞机吗?快来加入我们吧。”2013年初,张驰在单位内网发出“集贤令”,最终这个青年自主创新团队留下了七名核心成员,其中六人是“80后”,包括北航博士、德国硕士。一个用于演示验证新一代支线飞机非常规布局方案气动特性的先进验证机项目——“灵雀”正式启动。
创业初期,作为青年自发组织,原则上不能占用工作时间,团队成员既承担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负责“灵雀”项目。张驰自嘲,这是个零加班费、零餐费、零抱怨的三“0”团队。
在“灵雀”验证机上,团队尝试了两项新技术,一是将机身机翼融为一体,二是大胆采用了只有军机上才会使用的V型尾翼。
这项尝试,经计算能降低传统客机9%的油耗,相当于为航空公司每架飞机每年节省300万吨燃油。一旦推广,可以为整个航空产业每年降低碳排放42万吨,相当于在大街上少跑15万辆汽车。
目前“灵雀”的外形是从22种方案中优化改进得来,即使这样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如因机翼摇摆曾损失一架花费50万元的“灵雀”,但通过这一次失败,团队解决了该问题。
起步之初,“灵雀”曾被人笑称为航模,但如今却有3架用途各异的“灵雀”正在外地执行任务,为后续研究积累经验。
张驰经常会被问及,为什么要创新?
这个问题的答案,他早已烂熟于心,“中国商飞是一家在2008年刚成立的年轻的公司,与之共舞是成立于1916年和1970年的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对于这样‘人多、钱多、经验多’的许三多,我们需要用颠覆式的创新去寻找出路”!
对北京圣源宝丰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青来说,创新动力来得更直接。
2009年“跳槽”创办第一家企业时,主要业务是为房地产公司提供机电设备材料,但2012年以后,她感觉该行业已不是朝阳产业。2013年,在综合考量后,她选择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创办了现在的公司。
这次科博会上,她带来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SYBF防垢/除垢仪”,“我们找到了一个大学教授,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产品”。
SYBF防垢/除垢仪拥有一个高效能量耦合环,能产生很强电磁场,将它“戴”到50毫米—2200毫米的管道上后,产生一种特定的分子振动脉冲和高频电磁振荡,改善水垢物理形态,使水垢变成粉末状小颗粒,随水流排出,除垢率达95%。
张小青说,如今产品已被广泛用于热力、热电、冶金、高校等工业和民用市场,适用于各种换热器、冷热水循环系统,“今年、明年将迎来发展的高峰”。
北京团市委事业部副部长郁中华告诉记者,今年的首都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展展品科技含量、专业化程度高,许多已经进入市场、实现了产业化。17个参展的创新项目中,80%的参展单位负责人是“80后”,其中有三名是“90后”。
“小书童”书法机器人就是“90后”的作品。
蘸墨、劈笔、落笔、自动上纸……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小书童”书法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围观,一直在卖力“挥毫泼墨”。该校学生告诉记者,书法机器人是用6根鱼线加上6个数字舵机来控制,字体、字号、间距都可以控制,只要在软件中提前预设就行,“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科技日报北京5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