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
近年来,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重的弊病日益突显,公众对自家附近建设垃圾场也非常抵触。那么——老旧垃圾填埋场危害有多大?
据统计,目前有大量生活垃圾运到城郊裸露堆放,历年堆存量高达40多亿吨,侵占土地5亿多平方米,有200多个城市被生活垃圾包围,有近一半的填埋场处于失控状态。特别是一大批老旧垃圾填埋场由于建成较早、处理水平低下等无法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对环境污染尤为严重。老旧填埋场具体情况如何,核心需解决什么问题?日前,中国生态修复网在北京举行了第六期生态修复沙龙,主题是“老旧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讨。
老旧垃圾填埋场数量庞大,多数不达标
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研究院院长张益说,填埋场可划分为三阶段,2000年前投入运行的,三级和四级非正规填埋场较多,三级填埋场是有环保设施但设施不达标,四级是更简单的设施,而且设施本身不完整;2000—2005年投入运行的,二级卫生填埋场较多;2005年以后投入运行的,一级卫生填埋场较多。
“这些老旧填埋场主要面临三大任务,一是污染控制;二是填埋场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历史使命,要封场;三是封场后进行生态修复。”张益说。
老旧填埋场数量多,据住建部年鉴统计资料,1979—2005年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即2000年以前填埋场基本都已关闭,2005年前的300个填埋场大部分也已停止作业。未来5年内,待修复的填埋场土地近7023公顷。
张益介绍说,据多次对全国各省市上报的正规填埋场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达到卫生填埋标准的一级填埋场有262个;达二级标准的398个,主要指标基本达标;59个三级填埋场大部分指标不达标,134个四级填埋场主要指标均不达标,“四级的可以说与临时、简易填埋场没有什么差异。”另外,还有成千上万座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不在住建部的统计报表里,各大城市都面临着老旧垃圾填埋场治理的严峻任务。
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所长潘明说,非正规、正规垃圾填埋场中,不达标数量比较庞大。2006年,北京为迎接奥运会,做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统计,当时全市有1011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总占地面积超过2万亩,积存量8千万立方米以上。
“水土气”污染严重,修复难度大
张益认为,老旧填埋场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从水、气、土三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渗沥液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对其进行整治的呼声非常高。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文侠说,大部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都分布在浅水位上。由于这样的填埋场没有标准防渗措施,垃圾正好埋藏在含水层并与地下水直接接触,地下水浸泡垃圾体,交互污染非常严重。即使垃圾没有直接接触含水层,跟含水层间有隔水层,但地下水的入渗也会把高污染的渗透液一步步下渗到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可想而知,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带给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有多么严重。”魏文侠说,地下水污染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难以恢复的特点,地下水污染修复和净化时间长,处理技术难度大,治理费用昂贵。亟待开展老旧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以及防护工作。
亟须建立污染风险评估体系、技术规范
张益说,老旧填埋场管理现状非常复杂,总体而言,标准越高的填埋场管理越规范,标准越低的管理越差,很多非正规填埋场的管理是空缺的;从风险看,实施好的、基础好的填埋场管理风险小,越老或标准越低的填埋场管理越差,潜在风险很容易释放出来。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姜林发出疑问,对老旧垃圾堆场,包括堆场时间、周边环境、周边居住人群等,该如何综合评价其风险?
“我个人感觉国家还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评估体系,这个体系不仅是垃圾堆了多少,或测一下地下水质情况。垃圾堆放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堆放离居住区的远近和离农田远近不一样,带来的风险也完全不一样,我们并没有建立这样一套评价体系。”姜林说,老旧垃圾填埋场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缺乏一套评估体系,这套评估体系非常重要。“治理有很多技术、很多选择,但必须根据风险、处理成本等因素来选择。我觉得这套评价体系是目前治理中很重要的难点。”
卫潘明对姜林的说法表示赞同。他说,“风险等级评价标准目前还没有,我觉得需要形成标准,大家做起来才有规可依。我们也需要形成一些模式性的处理方式,如到底要不要抽排地下水、要不要垃圾筛分等,只有形成模块化技术规范,这才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此外,“从我个人角度看,非正规填埋场修复或存量垃圾修复方面,目前我国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规范上、技术标准上有个突破,才能使该行业蓬勃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