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大庆)记者从中科院获悉,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24日在青岛市通过了国家验收。至此,我国首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深远海探测与研究能力的4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达到设计指标。
“科学”号核定总吨位4711吨,总长99.8米,型宽17.8米。其续航力达到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可载员80人。自2013年1月投入试运行后,“科学”号已多次出海,航行6万多海里,承担了“南海成因与南海中南部盆地构造研究”“热液系统海底环境特征及其影响”“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其成矿机理”“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太平洋专项”等国家重大项目,取得了诸多重要科研成果。
验收委员会指出,“科学”号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它首次在科考船中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装备了动力定位系统,实现了电站功率的最优配置;它装备的性能先进、功能齐全的船载探测与实验系统,具备深海大洋多学科综合立体考察等能力,为国家深远海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试验平台,引领了我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发展。
“科学”号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批准立项,2010年开工建设。中科院海洋所是项目建设法人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等4家为共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