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4日 星期五
他是为宝钢创新发展而生
——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宝钢股份热轧厂技能专家王军
吴苡婷 本报记者 王 春

    ■时代先锋 

    “他是为宝钢创新发展而生。”谈起王军,宝钢人自豪地把这位技校毕业的技能专家称为宝钢的“宝贝疙瘩”。

    新增科研效益6603万元、专利效益1948万元、合理化建议效益8232万元、技术秘密效益3775万元、发明专利效益967万元。这组惊人的数据就是王军2014年交出的成绩单。

    在生产一线的平凡岗位上,王军攻克了一个个现场技术难题。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创新骨干也在宝钢成长起来。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军毫不掩饰对创新的热爱,“创新是一种享受,我们不断地优化改进生产工艺,实现着超越,它完整地呈现出了我和同事们工作价值。”

    创新灵感总让人激动万分

    王军对于科技创新的痴迷在宝钢是众人皆知。创新灵感来了,他甚至会在凌晨三点开车到厂房,拿着设计图纸,跑到轧钢流水线旁细细端详琢磨。

    热轧厂的职工都佩服王军,不管到什么岗位都能火眼金睛地找到创新点。作为剪刃组装工,他能创造“飞剪剪刃快速更换法”。以前更换一个剪刃,两人需要1.5小时,改进后一人只要半小时。调到设备管理室精卷机械作业区,半年时间他就针对喷印机缺陷做了改进,申请7项专利。宝钢2050热轧精整HM05平整线卷取机改造项目进入最后的安装、调试阶段,就在离正式投产还剩两天的关键时候,现场出现卷取机轴头和轴套不匹配,无法定位的难题。刚到精整线设备点检岗位不久的王军,一眼就看出原因,提出采用“避免落料重新加工、锥形环定位方案”,破解了难题。

    刚到宝钢时,一次作业线按计划更换剪刃后发现钢板剪切质量不如人意,几次调整后效果仍不理想。在平时跟外方专家交流时,知道不同规格的钢板对剪刃间隙的要求不同,王军就留心作了纪录,并主动向作业长“请缨”,小试牛刀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原来,只要多动动脑筋,就能实实在在地解决现场问题。王军说,创新给了他无穷的创造力,有时候出差也会突然产生灵感,让人激动不已。

    在创新中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创新的激情给了王军前进的动力。为了提高创新技能,他来到同济大学夜大求学,为了方便读书,他特地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每天往返于家、厂、学校和培训中心。

    层流冷却关键装备技术可以提高钢材成材率,还可以节约水、电的消耗。德国公司早有成果问世,但若是引进这项技术,对方开出的是2.3亿元的天价。王军瞄上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工厂不能停工,否则会有巨大损失,只能划出一条流水线让他做实验,而这条流水线在实验的同时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的生产任务。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创新实践!生产调试的三个月里,王军把铺盖搬到了流水线旁,就连中秋节也在厂区内度过。心急火燎压力巨大,智齿疼痛,他去宝钢医院索性把三颗发炎的智齿全拔了。医生们背后都叫他“王铁人”。三年努力下来,王军只耗费了不到1000万的研发费用,而他研发的技术精度甚至超越了德国公司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今这项技术不仅在宝钢推广使用,还在钢铁业发达的美日韩三国申请了国际专利。

    王军开发的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系列技术,不仅满足了高强度板的生产需要,杜绝了油污板,还实现了支承辊的免维护和可修复,提高了支承辊寿命和带钢表面质量。这一技术每年给宝钢带来了5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2008年,王军在人民大会堂捧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奖杯。

    创新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热轧厂的流水线上,一块浑身通红的钢胚要经过10次各种温度、各种强度的轧制才能达到用户的要求。在王军心里,创新也是千锤百炼走向完美的进程。他和同事们正致力于热轧全流程相关技术的现场持续优化工作。过去研发的层流冷却关键装备技术已发展到第四代,“液压系统核心备件高压柱塞泵技术研发及其应用”项目也在不断改进提升中。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创新还能消灭岗位,他在热轧厂的第一个岗位,当时一个班8个人,一天4班需要32人。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这道工序如今只需要3个人。

    一花怒放转为百花齐放。由王军而催生的一股股创新的热潮在宝钢的热轧厂涌动。他是创新协会的会长,还成立了王军创新工作室,将自己的创新体会和知识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协会的每一位成员。青年技术人员吴真权想着手解决热轧过程中的“带钢边布点线状缺陷”难题,王军和他通了10多次电话悉心指导,筛选出最可行的方案。

    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歇,王军又瞄准了工业4.0技术,“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钢铁业最完美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按钮下去,所有流程自动完成,铁矿石轻而易举变成了客户需要的钢铁产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