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
从“先天不足”到“得天独厚”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成才之路”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院士们深入高新区企业调研

    ■热线传真

    □ 沙 鞠 雾 冰

    去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这标志着进入新常态国家创新的一个重要变化。作为科技服务队伍的一员,成立于1998年的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经过十几年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目前已跻身全国优秀生产力促进中心行列,成长为我国颇具影响力的科技服务机构之一。

    自2002年中心刚刚完成市属研究所改革试点单位3年期“过渡”,财政核拨事业费“减拨为0”伊始,如何克服科研机构改革遗留的“先天不足”,把“背靠政府”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发挥到极致,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就一直是中心主任薛峰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从建立ISO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到形成成熟的服务模式;从制定发展思路,确定科技服务的发展方向,到形成“四平台三中心三基地”创新服务载体,通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成功完成了从“先天不足”,到“得天独厚”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自己的“成才之路”。近年来,中心服务企业数量大幅增长,2014年达到4300多家次;业务收入逐年递增,2014年服务收入是2005年的2.7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固定资产逐年增值,近5年翻了1倍,截至2014年底已达到1亿元。

    抓质量 树品牌

    为了增强中心的服务能力,实现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始终把贯彻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从2003年开始,中心着手准备引入国际标准实施规范管理,这一年共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工作规范等文件26个,实现对所有服务业务的规范流程管理,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获得中国的CNAB和美国的RAB双认证证书。在随后的12年里,始终强化质量管理不放松,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并不断加强,已经成功完成3次质量管理复评。中心所有的服务项目均实行客户反馈意见和跟踪调查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服务,受到了客户的好评。目前,中心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广州市各个区(县级市),部分服务也在珠三角地区或省外开展,初步树立了服务品牌。

    “背靠政府”是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中心十分注重优化配置政府资源,倡导在当好政府施政助手,提升政府效能的同时,放大中心科技服务的品牌效应。中心科技项目立项逐年递增,仅2014年,中心就受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08项,完成各级项目评审、验收4849项,为科技项目立项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组织受理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项目6345项,有5425个项目通过技术鉴定评审,为申报企业减少所得税额为102.22亿元,同比增长15.6%。

    2014年,全市申报的项目共获得各类创新基金资助336项,其中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70项,资助金额6997万元,获得省创新基金立项116项,市创新基金立项150项,资助金额4110万元。通过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及地方资助,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注入了1亿多元的资本活力,并将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有效促进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载体 拓服务

    多年来,中心努力探索建立的具有广州特色的“五平台三中心二基地”创新服务体系,是广州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一大亮点。

    中心逐步搭建了广州科技信息网络支撑服务平台、广州科技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现代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华南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等多个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类优质科技资源,初步解决了创新资源分散,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形成多个初具规模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科学文献、科技数据、专利、标准、大型科学仪器到共性技术和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全方位的服务,为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从2002年开始,为了做好基层科技服务工作,通过与区、县级市科技部门协商,利用自己的服务优势,中心在广州天河区、黄埔区、南沙区等设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分中心,将自己的服务业务辐射到了基层。

    为更好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创新与,中心还精心打造了两个服务基地:

    一是在科学城建立现代制造共性技术服务基地,联动和聚集上下游的设计、研发、检测等行业,聚集在基地周围,形成集设计、数控加工、模具制造等快速制造技术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一整套现代制造技术服务和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基地一期已建成5912平方米建筑,入驻企业24家,拥有多媒体会议室、培训室、公共设计室等众多公共资源。截止到目前,已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近千家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快速、优质的服务达一万余次,涵盖汽车、电子、通信、家用电器、电气仪器等重点产业。

    二是在增城建立化工中试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有4200平方米的中试生产车间、功能齐备的实验室等设施。配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析光谱等先进的检测分析仪器,具备化工产品研发、中试及生产的条件,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和为科研机构、院校成果转化提供了条件。多年来基地研发团队开发了十项产品,除部分作为企业的技术储备外,其余产品进行了上百次的中试生产验证,其中甘氨酸锰、苯并咪唑等产品的客户已开始量产,并进行了推广应用。

    创模式 促发展

    创新服务模式,是避免产生同业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中心以科技服务为发展方向,在服务模式的拓展上做了大量探索创新。

    以“共建共享服务站”+服务联盟服务模式,创新公共服务平台OTO。在中心牵头组建的广州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汇集了大量广州及国内外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在为中小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各类科技信息资源查询、检索下载过程中,把科技服务导入其中,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套“共建共享服务站+服务联盟”服务模式,即通过协议的方式与服务的企业或机构建立资源共享服务站,同时整合区域内优势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专家,组成科技服务联盟,以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服务为平台上的各类用户提供服务支撑。通过推广共建共享服务社区、服务站,先后与萝岗区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广州民营科技园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及服务覆盖到对应园区的2000多家企业,企业在享受资源检索、下载服务之外,还能借助服务联盟,帮助企业解决在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用户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以项目为纽带,探讨建立科技金融新产品。多年来,中心成功承办了多次项目对接会,遴选了高校院所近百项技术成果与投资机构进行对接;与招商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番禺天安科技支行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过桥贷款”、“科技补贴贷款”等融资产品,无偿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累计为企业服务100余家次;与中国银行合作,共建中国银行广州网络科技银行,拉近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距离,实现科技型企业融资贷款的全流程在线直接操作方式,目前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完成,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以“创新驿站”为桥梁,推广技术转移服务。中心通过与欧盟和国内创新驿站合作,搭建国际与国内的科技合作平台。在开展技术转移的服务中,借助承担国家“创新驿站”区域站点广州开发区创新驿站运维的优势,整合国家以及国内其他区域站点的信息与服务资源,在不断完善信息资源的同时,挖掘企业的创新需求、联合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开展国际协同合作,解决企业的创新需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窗口服务,开拓科技成果和技术转移服务的新模式。目前,中心负责运营维护的创新驿站的服务已覆盖到广州市区以及各区(县)主要园区与企业,同时与上海、成都、武汉、安徽等14个国内省市以及欧盟的部分国家建立了网络渠道,在软件著作权登记、知识产权申请、科技政策咨询、跨省专家技术现场指导、国际机构合作等领域为近千家机构提供了服务。

    以高端智力资源为依托,开展科技咨询和企业创新服务。成立于2003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咨询活动中心其办公室设在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多年来,中心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精心整合高端院士资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策咨询和企业创新服务。先后举办院士沙龙30多期,组织院士企业行活动30余次,组织大型院士专家高端论坛16场;主办和协办院士科普讲座38场;邀请超过300人次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到广州开展重大工程决策咨询、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和进行学术交流研讨等活动。构建了覆盖全国的院士联络网络,随时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邀请全国各地的院士资源来穗服务。先后为广电运通、广药集团、金发科技、锐丰音响等多家广州优秀企业引荐对口专业的两院院士担任企业首席科学家、技术顾问,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重大技术攻关等提供咨询指导,并在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以及企业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等方面提供有利条件。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经历了蓄势、探索、成长的历程,完成了一次次的自我超越,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中心将继续以提升科技服务核心能力为重点,围绕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再战征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