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2日,羊年春节前夕,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右二)来到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百敢村走访慰问,与群众叙家常、话村事,共商脱贫致富之路。刘宇摄 |
■代表委员访谈
本报记者 江东洲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西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围绕广西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四个全面”重要思想和战略布局为统领,把富民兴桂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谱写祖国南疆繁荣稳定新篇章。近日,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与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进行了全方位对话。
推动“四个全面”具体化:
开创广西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
王志学:大国复兴需要伟大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也对广西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广西如何推动“四个全面”具体化?
彭清华:伟大的时代呼唤科学的理论,也催生科学的理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回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创新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全面依法治国磅礴起势,全面从严治党令出行随,“四个全面”渐次铺开,主题突出,方向明确,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勾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
“四个全面”既是国家的顶层设计,也是地方工作的根本遵循。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西发展,国家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修编,实现了国家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全覆盖。在广西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要求广西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把富民兴桂各项工作做得更好。特别是明确提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发展最明确、最全面的定位,是广西科学谋划今年和“十三五”发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的高度重视,对壮乡人民的亲切关怀,对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关心厚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到广西的各项工作中去,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要抢抓机遇,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三区统筹”格局,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奋力开创广西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不断谱写祖国南疆繁荣稳定新篇章,让习近平总书记放心,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区各族人民满意!
加快发展补齐短板: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王志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13亿人民的梦想和追求。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全面小康。对于后发展欠发达的广西来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来就要付出比其他省市更多的努力,而在新常态下,更是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对此,您怎么看?
彭清华: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西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十分丰富,但其核心在“全面”二字,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涉及领域的全面。全面小康社会涵盖各个领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现在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六年了,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广西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历史欠账多,人均GDP仅为全国的70.9%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全国的85.5%和76.5%,而且在工业化中期就进入新常态,政策红利下降,要素约束趋紧,环境承载力减弱,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适应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劲头,着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在发展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分神、松劲、失速,努力保持一个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加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具体来讲,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做文章,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经济,统筹发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作用,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四化”长足发展、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是覆盖区域的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广西集老少边穷于一身,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538万农村贫困人口,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扶真贫、真扶贫,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完善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扶贫工作机制,完善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异地搬迁扶贫、金融扶贫等工作模式,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扶贫工作格局,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集中力量解决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拔掉穷根,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全面深化改革:
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王志学:改革永无止境。如果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最鲜明的特征。当前的改革,针对的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直面的是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广西如何加大改革推进力度,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彭清华: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广西改革深度、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有勇气、有担当、有作为,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瓶颈问题改起,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社会影响面大、群众热切期盼,既是当前急需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激活力、增动力、挖潜力,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释放更多改革“红利”。重点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等制度,大幅度简政放权,通过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社会活力的“加法”;深化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户籍、港口、园区、人才开发、行政管理等改革,创新区域一体化模式,加快南北钦防四市同城化步伐;创新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机制,加大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努力提升流域合作、省际合作、东西部合作水平;大力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长效机制,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等。
开放本身就是改革,改革与开放是双向互动的。我们将以改革突破推动开放合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全区干部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敢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进一步完善面向东盟、粤港澳、西南中南地区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开放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竞争中争取先机和主动,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广西发展这盘棋走活。
全面推进广西法治建设:
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
王志学:“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数千年传承的人口大国、地域大国来说,无疑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集理论和实践之大成,绘就全面依法治国新蓝图,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新的里程碑。结合广西的实际,如何落实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
彭清华: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是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广西实际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控边境秩序、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我们将切实贯彻落实,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努力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牢牢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保障宪法法律实施,抓好重点领域立法,改革立法体制机制,构建具有广西特点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突出抓好严格执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全方位监督制约机制,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循私枉法的严肃问责依法惩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坚守公正司法防线,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强化司法管理监督,打造素质好作风实的过硬法治工作队伍,严惩司法腐败,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筑牢全民守法之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坚持用法治引领和保障平安建设,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树立党规党纪严于法律的意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干部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王志学:全面从严治党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从严治党,并结合“四个全面”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如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有效地正风肃纪、激浊扬清?
彭清华: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是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引用杜甫的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来重申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坚定决心。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的表现和要求是多方面的,譬如,党性标准更高,宗旨意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党风政风更清等等。我们要积极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组织建设从严、制度执行从严,爱憎分明,态度坚决,强力“治污”,激浊扬清,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作为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真正把纪律严起来、把规矩立起来。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切实防范那些改头换面、花样翻新的“四风”问题,对不尽责、不落实,不担当、不作为,“雅好”多、玩心重,明转暗、公变私等新的“四风”表现,组织专项治理,推动作风全面好转。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大案要案要重拳出击,对“苍蝇式”腐败也要坚决查办,哪些领域问题多,就重点整治哪些领域,群众最痛恨什么问题,就坚决查处什么问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从联系服务群众、反对铺张浪费、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监督问责、从严管理干部等方面形成一批务实管用、利于长远的制度成果,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力度,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突破新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