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雪
■两 会 视 点
北京大学教授朱星委员最近很困惑。从事了近二十年纳米研究,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已经形成一套成熟规范的报项目习惯,“但面对刚刚启动的科技计划整合改革,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焦虑地对记者吐槽,往年这个时候指南已经发布,大家对新一年的项目申请都已经准备差不多了。“按理说,纳米研究将被纳入重点研发计划,并作为‘重点专项’进行试点,但在重点研发计划下怎么设项目,连影子也没看见。”
朱星指的改革是,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作为近年来科技管理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这次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毫无悬念地引起了科技系统代表委员的关注。
“改革方向是值得点赞的”
“这次计划改革整合各部门资源,解决资源配置的浪费、重复、低效问题,加强科技和经济结合,出发点好。”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代表肯定了改革的突破性。她认为,这是对“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的探索,从宏观层面重构公共科研资源配置,加强统筹协调,跳出了按领域“竖切”或者按链条“横切”的思维。
为应对当前从“科学”到“技术”再到“市场”周期的不断缩短,这次改革整合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耦合起来,目的是打造更加灵巧的创新全链条。“一贯到底的方式,可以从立项起就考虑需求,围绕需求找出重大科技问题。”方新指出,根据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不同,就应该用不同的计划模式来管理。
“以前项目分散,科学家要花很多精力从各种渠道找项目,影响效率。”朱星认为,把原来上百个项目计划和专项合并成五大类,并且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改革方向是值得点赞的。“但是现在国家财政已经准备好了,科研人员此时正急切地寻求支持,希望实施细则快点出来。”
怎么落地,还有很多问号
本次改革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但同时也引发了代表委员的担忧。例如,政府不再直接管项目,交给专业机构管理。“专业机构需要有一套制度设计,否则可能成为‘二政府’,或出现新的寻租方式。”方新同时指出,“成立的专业机构不管是科技部下属事业单位还是协会、学会,职能转移之后能不能承接起来,需要一个培育和成长过程。”
“把项目委托给第三方专业机构,其组成形式、运行机制直接决定改革成败。”朱星说。
代表委员也非常关心评审等项目管理环节的公平透明。“应建立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专家库,并监控评审结果以保证专家评审的公正性,如果某位专家的评审结果总是和同行相左,那么就要考虑降低其评审结果的权重。”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委员认为,依托国家级专家库的匿名网评,可以进行经济、高效、公正的评审。对此,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委员则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匿名评审存在一个缺点——“不排除有些科研人员,科研能力一般,但很能胡吹冒料,评审专家有可能被虚的东西蒙蔽。不了解项目申请人员的科研背景,光靠报告内容判断不够全面”。
“我关心创新链条怎么打通,全链条的各个部位怎么衔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委员表示,还没有弄清楚改革在操作层面上如何落实。他比较担心对一些目前看不到明显应用前景的前瞻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会减弱。
“对于全链条设计理念,在上游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但是处于下游的,特别是产业化,是应该由国家财政支持,还是应该交给市场?”朱星在这里也打了个问号。
透明度和参与度尚不够
“我宁愿从市场上找钱,不太关心这个。”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委员说,他不愿意填一堆表交一堆材料去申请项目。“政府应该有一种‘大项目’观念,从战略层面充分调研,充当‘伯乐’,主动去寻找一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项目。”
“我还希望这次可以取消‘项目入库’环节,一听到这个词就头疼。”罗永章感觉项目一入库就进入黑洞了。“比如一个项目这次可能没获批,但通知我项目入库了,好像给我一个‘下一轮有戏’的信号,但等几年都没消息,还不如直接告诉我项目被否了,我好该干嘛干嘛去。”罗永章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对于大家存在的困惑和疑虑,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代表看来,原因在于改革的透明度还不够,“突然就发布一个通知,读完也摸不着头脑”。他认为,只看文件太抽象,应该让广大科技工作者都能参与进来。“多组织科研人员和行业部门进行研讨宣贯,充分了解行业需求,才能做好对接。”
“联席会议应该尽可能把相关部门都吸纳进来,多听各方意见肯定有好处,行业部门可能会把握更多真实需求。”方新提出,不光要听取科技主管部门和行业部门的意见,还要听取专家、公众的意见。“科技计划管理应该有咨询制度,尤其在立项环节需要信息公开制度,另外成果报告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也必不可少。”方新认为花纳税人的钱,就应该让公众充分理解参与。(科技日报北京3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