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7日 星期六
开放创新的广东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2011年12月23日,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会见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克里夫出常务副所长一行

    经济全球化带动研发国际化迅猛发展,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是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战略选择。广东围绕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广东和幸福广东的需求,站在全球角度加强科技发展的国际战略布局,主动参与国际科技、经济的合作与竞争,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和高新企业的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目前,广东省已同4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签署了50多项科技合作协议,基本形成了开放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

    稳定的机制保障

    近年来,广东与独联体国家的务实合作取得了迅猛发展,先后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独联体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签订了一系列面向产业技术开发的科技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推进政府间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稳定的机制保障。目前,广东省与独联体国家知名科研机构共达成10多项科技合作协议。

    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的国际化程度由以往的少数几个国家地区扩大到22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出席外宾多达120人,组织的展区、论坛、对接会均凸显各国先进科技工艺,体现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新趋势。

    开放的创新网络

    在推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推进省内科研机构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建立长期伙伴关系,围绕产业技术需求,进一步厘清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建立长期、稳定和战略合作关系。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共同设立研发机构;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相关研究所开展全面合作;佛山携手弗劳恩霍夫协会推进中德工业服务区建设;东莞以松山湖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开展与弗劳恩霍夫科技创新合作;与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展开合作等整合先进国家的创新资源。

    广东省在新能源与节能、精密制造、中医药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与欧盟展开科技合作,广州市牵头在英国剑桥大学建立中英剑桥科技园,主推中医药的国际化;在广州大学城建设“科技服务国际创新园”,重点集聚欧美等科技创新资源;佛山市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合作在佛山新城建设“中德科技服务示范区”,通过科技服务支撑产业发展;惠州仲恺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合作建立异地孵化基地,扩大孵化企业和创业者来源;同时我省与新加坡、日韩等国家在人才资源、研发条件、信息资源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共享,并实施了“中新知识城”这一粤新合作标志性项目。近年来,把以色列作为对外科技合作的优先国家,根据中以两国及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以色列国政府签署的《关于促进产业研究和开发的技术创新合作协议》,广东省科技厅和东莞市人民政府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官助民办”“三资融合”“国际合作”的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及国际资本,有效整合国内外先进的水处理环保技术和东莞市强大的产业化能力,开展协同创新,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处理专业产业园区,推动创新集群建设,在高新区内形成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以色列水务集团、以色列IDE海水淡化技术集团等近30家创新型企业已签署“国家水处理技术国际创新园”入园协议。

    广东省与以色列政府的相关部门分别就加强高技术产业、科研创新、公交新能源等领域合作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在水处理技术、环保、新能源、基因测序应用、高能物理等领域推动联合攻关,务实高效推动重点领域的高层次合作。

    东莞松山湖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开发建设。产业园首批引入12家水处理技术等领域的以色列企业,并将共建中以研发中心和联合知识创新中心。

    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在特拉维夫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将在汕头合作设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同时搭建创新平台和中小企业创新园区,推动以色列科技人才、创新经验和先进技术落户广东。

    “港深穗”为主轴的区域创新格局

    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台的优势,依托产业基础以及供需条件等,根据不同地市科技需求与港澳台资源供给,开展了定位准确、各具特色的科技合作。

    逐步形成的以“粤港科技创新走廊”为核心的发展格局。穗港两地在战略合作协议框架下签订项目46个,总投资额达115.19亿元;佛山联手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园等战略合作伙伴,大力引进LED、FPD行业高新技术与高端人才,加快香港创新成果在当地产业化;东莞多次联合香港贸易发展局、投资推广署、工业贸易署等机构,开展了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为莞港合作扫清障碍。粤港招标实施十年来,省财政资金投入2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过240亿元,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共开发新产品约3000项,研究创新工艺约850项,研究出新材料约240种,开发新装备约750项,申请发明专利约6000件,获得授权约2400件;申请国外专利420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约1000项,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设立“粤港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专项”,重点支持省内相关大学、科研机构联合港澳机构共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迄今已建成“粤港自动化科学与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再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等7家科技创新平台,涉及环境、自动化、中医药、信息软件等产业和领域。

    合作研发的创新平台

    与国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各类研发平台,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联合开发,是提升广东省相关科研机构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组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单元、技术转移机构等多种方式,合作共建研发平台。

    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与蒙博里亚技术大学建立“中法表面工程联合实验室”,整合国内外技术和创新优势,资源共享,形成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机制,为广东省发挥创新思维,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集中型产业的转型之路提供技术支持。法国政府承诺将针对在中法合作框架之内的项目提供相关扶持。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正式签署涉及科研、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共建联合研究单元等多方位的战略合作协议。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城市环境所和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共建的“环境研究与创新中心”在广州成立,成为中英乃至国际环境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带动相关环保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佛山环保装备与技术研发中心、城市环境所分别与兰开斯特大学环境中心签署了技术转移合作协议。

    根据《广州市政府与伯明翰大学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政府与伯明翰大学共同建立“伯明翰大学广州中心”。目前,基于该中心合作框架,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广州大学等机构分别与英国相关机构实施了干细胞对肝损伤的治疗、伯明翰—广州脑与认知中心、广州生物库队列、儿童健康研究出生队列、城市服务业用地效益评价系统等多个项目合作。其中,干细胞项目同时也获得了英国研究理事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前期资助。这些合作项目的实施,不但提高了各领域国际学术和科研产出,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本地的科研人才队伍。

    为有效对接国际创新资源,全面推进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建设,佛山高新区与英国牛津大学ISIS创新中心、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共建中英ISIS联合发展中心。该中心将利用ISIS的国际资源为佛山高新区及其产业集群引进技术、人才和项目,包括引进牛津大学及欧洲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与本地企业对接、引进国际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国际合作项目、寻求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佛山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平台的机会、协助企业在贸易投资等方面拓展国际市场、组织本地的企业精英赴牛津大学培训等。三方将集成该计划引进的项目,在清华力合(佛山)科技园建立欧洲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裴启兵教授等发明的在有机薄膜中形成稳定PIN结的技术有望打破该技术瓶颈,其课题组在这一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华南理工大学拥有独特的磷光共轭高分子材料,是高效率有机发光器件的必须材料。本合作项目将两个团队的独特技术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特长,解决PIN 结有机发光器件大规模产品开发前的关键技术和材料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与美国农业部林务局林产品实验室开展国际合作,借鉴美国林产品实验室在木材纤维素乙醇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在造纸副产木质素的资源化高效利用的基础和成果,通过开发适用于秸秆纤维素乙醇的预处理技术、酶解和发酵强化技术及木质素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等,突破阻碍我国秸秆纤维素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降低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实现生物质资源的“全组分利用”,减少副产物对环境的威胁和污染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危机。

    集聚创新的科研团队

    广东省三批共引进57个创新科研团队,汇聚高层次人才近500余名。来自境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团队29个,占引进团队的半数。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荷兰飞利普研究院等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的负责人、终身教授或副教授近50余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诺贝尔奖评委1名,国外院士11名,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近20名。这批团队共资助省财政资金8.4亿元,占团队总资助金额的56%。

    国际组织资源的创新利用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机构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从国际水稻所引进近8000份水稻突变体材料,培育出一批抗稻瘟病新品种(品系)。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在水稻稻瘟病持久抗性、水稻基因芯片辅助育种、水稻功能基因组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水稻稻瘟病持久抗性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通过引进高效、经济的基因型分析芯片技术和SNP检测技术,开展水稻低温冷害分子遗传机制,目前已在水稻耐冷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省农科院引进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实地养分管理技术,通过合作,创新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成为了广东水稻抛秧技术以来第一个年推广应用面积超过千万亩的水稻栽培技术。近四年在广东和华南地区累计推广超过了5000万亩。国际水稻研究所的Roland Buresh博士因此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首届国际友谊贡献奖。

    省农科院通过与国际香蕉改良网络合作,先后从国际香蕉种质库引进3批共185份种质,选育出抗枯萎病、高产、优质的品种9个,累计推广面积500多万亩,产值400多亿元。同时共同承担包括联合国信托基金项目在内的多个关于香蕉育种的国际合作项目,为广东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广东省农科院在与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长期合作基础上,研制出国内外第一张高密度花生基因芯片;构建了国内外第一张花生栽培种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成功培育出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使黄曲霉感染率低于15%。形成的“中国南方花生雨养地区花生增产技术”在广东及南方各省推广应用,使雨养地区的花生产量提高20%—30%,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好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