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3日 星期二
谁都管 谁能管
本报记者 王延斌

    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代表的一项调查直指船舶污染的源头。

    在近一年时间里,这位60岁的老环保人走遍中国的主要港口。他发现的问题是,大型船舶带来的污染远远出乎意料,“一艘巨轮从进港到出港的短短时间内,排放的污染相当于十辆大卡车。”而在《穹顶之下》中,这种污染被描述成“中国二十多万艘这样的船,它们用的都是最差最差的那种重油,污染到什么程度,有的码头上你可以用手把黑炭一粒一粒地捡起来。”

    包景岭手头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2.8亿吨,完成了世界货运吞吐量的八成,有八个港口进入世界十大港口排名。但巨大货物吞吐量背后,一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面却是船舶排放的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加剧了周边的大气污染。

    相对于北美和欧洲海域对大型船舶严格的排放限制,中国大陆尚无出台明确的排放条例,致使国内港口在“放任船舶污染的市场中‘公平竞争’”“我到天津港调研,建议他们单独采取严格措施拒绝污染严重的远洋货轮进港,但他们也无奈,‘你禁止了,他们就转向附近环保监管宽松的港口,这就是客户的流失。’”

    船舶管理“九龙治水”也是造成困境的另一个因素。“虽然近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交通运输、渔政等有监督管理权的主管部门对船舶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的条款,但还停留在‘有监管义务,无监管权力’的层面上。”

    为此,他建议,应尽快制定全国范围内的沿海排放控制区;加快制定船舶相关大气污染控制法规和标准,明确环保、交通、海事部门的职责,明确违法处罚方式和力度。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