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随录
我有一些朋友,运营优质的微信公号,时常刷到10万+的阅读数。每每分享喜悦,我总会蔫坏地告诉他们:有一类内容虽然没有具体的阅读数据,但体量一定远胜于那些含英咀华的文章。
他们既不服,又不解,直到我亮出谜底:“今天是燃灯古佛的寿辰,为了你的家人和朋友……”或者“如果你家里有属羊的,今年一定要告诉他……”
对耽于文字素信格调的朋友,上述内容无疑是三观的分水岭、拉黑的起跑线。论腻味程度,或许和测试是否还在朋友圈里,同样令人生厌。
可困扰的是,再怎么对朋友圈定点清除,此类内容似乎永无竟时,总能找到栖身的缝隙,开花结果。
有一天我恍然惊觉,撇开其中偶尔夹缠的诅咒性暗示,这些言者谆谆,不就是心灵鸡汤最原始的样貌。人生实难,无助相随,艰险多歧的道路,总要有超验的依托。有些人选择了宗教,更多的普罗大众,则转向世俗的祈福。应验与否倒是事后的回望,关键还是当下的心安理得。
而鸡汤的本质,也不过是借几句温润之词,讲一番浮泛道理,主攻心灵马杀鸡的需要。
但很多人旗帜鲜明地反鸡汤,认定鸡汤无益于解决困难,无非是换个视角来看待甚至逃避问题。我倒想说几句不太讨喜的辩白之词。
第一句话是:所有人都需要鸡汤。
人生渺渺,太多无力的时刻,都要独自直面。巨大的惶然与恐惧当前,为了免于吞噬,人总要寻找些出口。只不过,有些人在地摊上寻求“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试图给自己一个放下的理由。另一些人,则从杨绛的书信、钱理群的演讲里,搜检平复的依据。文本固然有高下,但诉求大体并无二致。
第二句话是:多数读鸡汤的人,都缺少足够的自知。
略读过几本书的人,有一个最容易犯的毛病:终日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关于流俗平庸乃至无趣的“人生训示”,在不屑和不齿背后,其实是智商上的优越感。可民间语汇未必就比拼贴所谓精英的引文低等多少。这倒不是反智,刨除学富五车的宿儒、潜心修习的学人,言必孔孟文必西哲的“文豪”中间,有多少读过原典,又有多少谎称通读曾文正公全集的人是临时百度。
于丹讲的的确不是《论语》,但她的鸡汤至少给有意回归经典的公众打开了一扇门。可以通过她,也可以绕过她,但盯着“鸡汤”不放,又不给出具体辩驳的理据,和给央视联名写信的十博士有什么差别?知识改变命运,书要读对地方。
这是个大家都有病的时代。有病喝鸡汤,总利于康复。自己喝着鸡汤固然可喜,因此嘲笑别人喝着鸡精或者鳖精,就是倨傲了。且不说差异身后有多少自以为是,即便真分良莠,也都是每个个体的自我选择。
漫以为长了些见识,就感慨人心不古,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也挺劳心劳力的。说到底,在宇宙洪荒星辰大海面前,世上只有骄傲的无知者和谦卑的无知者而已,谁也不比谁更高明、更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