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2日 星期四
绿色钢结构让居民“出棚进楼”
□ 本报记者 宋 莉

    “家家烧煤,户户冒烟”,“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这些形象却带有酸涩的顺口溜,真切的道出了棚户区居民的心酸与无奈。

    数据显示,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进入棚改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又通过抵押补充贷款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1万亿元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额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日前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棚改“输血”固然重要,但还要追求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把钱用在“刀刃”上。

    然而,当前建筑行业早已走出了“低成本高回报”的红利期,建筑周期长、用人成本高已将相关企业逼入进退维谷的凶险之地,而这样难啃的“硬骨头”,也是解决资金用在“刀刃”上的关键所在。

    杭萧钢构副总裁陈瑞表示,缩短开发周期,增大资金利用率,让居民早日“出棚进楼”,都属于“看得见”的账本;而在钢结构等绿色建筑后方,还有一本“看不见”的环保账本。“钢结构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收益可谓是越算越多。”

    据悉,钢结构建筑由于自重轻,基础造价低,建造速度快,可早日建成投产,综合经济效益大大优于混凝土结构建筑。由于所有构件均在工厂预制完成,现场只需简单“搭积木”。以杭萧钢构自主研发的“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为例,利用“钢管束”技术体系,建造一栋30层的钢结构住宅,75天就能将主体架构搭完并封顶。随后在楼层施工进行时,从第七层开始,第一层就可以开始简单装修,从十层开始,第一层就可以开始精装修,依次逐层推进。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压缩了施工人员数量,只需操作机器,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陈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常规房地产公司银行贷款受控的情况下,利用杭萧钢构“钢管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进行示范工程和保障房建设,将带来可观的示范效应、社会效应、政策效应。如争取10个亿的贷款,银行基准利率6%的年利息与一般基金、信托、保险等融资渠道15%的年利息相比,每年可减少资金成本9000万元,相当于每年直接增加利润9000万元。

    “钢结构住宅项目建设周期短、投资周期短,可充分发挥央行资金额度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上的支撑作用,也带动了企业的链式发展。”陈瑞告诉记者,国内不少钢结构企业已先后在棚户区改造方面提供支持。据悉,杭萧钢构已在新疆承建乌鲁木齐天山区巴哈尔路片区和沙依巴克区青峰路的棚户区改造项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