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
奏响创新创业“最强音”
——潍坊国家高新区涵养人才“洼地”探源

    ■高新区创新风云录 

    □ 本报记者  魏 东

    25年的时间证明了一个事实,圈出110平方公里作为高技术企业生根发芽的“试验田”,被认为潍坊市最富有远见的动作之一——以不到全市1/144的土地,孕育出443家高技术企业,研究出十几项中国乃至世界首创成果,打造出若干百亿乃至千亿的产业链条,顺便实现了全市1/9的财政总收入,使潍坊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代言者。

    在潍坊市委副书记、潍坊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献玲看来,“高新区政府一直以来首先考虑的不是税收的增长、GDP的扩张,而是营造一流的软环境、搭建一流的创新平台,由此激活、引进、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来区创新创业,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做有为政府:“才”多大舞台就给多大

    时至今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依然不愿回想起他接手公司的那一刻。

    1998年6月,潍柴动力内外债达3个多亿,几千名职工已经半年没开工资。但2014年底,潍柴动力营业收入已突破1000亿元。从负债累累到破千亿,潍柴的增速令业界惊诧不已。

    “带着饭碗走。”这句承诺,打开了潍柴的转制思路:按照产品序列,利用三分之一的资产引资组建股份公司;对能够独立承担传统产品制造的其余三分之一资产进行整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并借助山东巨力上市;剥离占潍柴三分之一的社会职能和零部件单位,将其改制成独立的法人实体,并优先购买其产品。

    “三三制”拉开了新潍柴动力的战局,未来的“潍柴航母”就此打下雏形。潍柴的翻身,证明了政府选对人才的重要性。

    “盛瑞传动”是主营重型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企业,几年前产值不过10亿,却研发出世界第一款前置前驱乘用车8挡自动变速器“盛瑞8AT”,开启了国产自动变速器“8速时代”,一举打破了跨国巨头的垄断。

    “8AT研发、推广投入大,这笔贷款可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在盛瑞传动董事长刘祥伍看来,园区帮助企业争取到银行5000万元贷款和1亿元的政府贴息贷款,才是让企业的一纸专利变成了真金白银的幕后推手。

    做一个有为政府,用好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企业。在潍坊高新区,支持这句话的案例随处可见。

    留美博士宁新拥有11项美国专利,担任山东俊富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后,他将率领公司建设一个超越同行业国外竞争者的高技术设备平台,引领国际最先进的SMS非织造材料研发……

    细数潍坊高新区的龙头骨干企业,80%以上都是一才先至、以才引才、形成团队,带动了企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对一”帮扶:“锁”住人才“链”起产业

    对于全球数亿苹果、三星粉丝来说,他们听到的美好音质大多与“歌尔声学”有关。从数年前只能分包少量业务,到蓝牙耳机、硅微麦克风和3D眼镜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歌尔声学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微电声行业领跑者。

    但当初将歌尔声学引入潍坊市高新区时,园区曾投入6000万元为其搭建平台。也就是这个平台,将中科院声学所吸引过来与企业合作。在此基础上,歌尔声学将手机声卡做到了最大,做到了全世界。

    “如果没有这6000万元,我们根本不敢往下走,因为这里面的风险太大。”歌尔声学董事长姜滨回忆说。

    在一颗米粒大小的激光器上腾转挪移,其精度要求比操刀手术更甚。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潍坊高新区引入的浪潮华光技术总监夏伟博士与同事们一道,为公司拿下了世界级的产品,“世界上每两个红光激光器中,就有一个产自浪潮华光。”

    外延片是半导体照明产品中芯片所用的原材料,因此,生长外延片的外延炉是最为关键的设备。公司使用的外延炉均采购自德国和美国两家最权威的外延炉生产厂商,一台就需要2000万元左右,而仅浪潮华光潍坊公司就拥有18台外延炉。“公司扩建时,潍坊高新区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每买一台外延炉,区里就给我们补贴50%。”

    “政府之手”对新兴产业的引导恰到好处,政府与市场合力,最终使这家高科技企业打造出自己的56片蓝光外延炉,冲破美、德垄断。

    引进一个人才,带起一片产业。如今,通过支持企业研发,潍坊高新区引进核心及配套项目,以130家光电企业的规模形成“外延炉—外延片—芯片—器件—应用系统”完整的产业链。以LED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代表,潍坊高新区汽车及装备制造、声光电子、生物医药、软件信息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背后,一条条引才用才之路清晰可见。

    升级引智3.0版:政、企、研一拍即合

    如果说把研究机构请来、引进大院所在地方上建分支机构是引智的1.0版和2.0版,潍坊高新区则探索出了引智的3.0版。

    低温超导磁选机是生产“吸引力”的高端设备,有效分选超细颗粒矿物中的磁性、弱磁性物质,进行超高品质钾钠长石、石英砂的除杂提纯等。拥有完全自主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球首台零挥发5.5T低温超导磁选机,是园区企业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物理所联合研制的。后者是世界八大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心之一,在超导磁体技术研究方面居于世界前沿地位。

    在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赤锋看来,“引进的是一种模式,盯紧的是团队。引进一个项目,可能过多地考虑投资额和产值,但是机制引进来,团队引进来,那是大面积受益。院所有成果转化的要求,企业有自主创新的需求,政府有引导转型升级的追求,一拍即合。”

    于是,中科院来了。中科院北京分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合力组建中科(潍坊)创投发展公司,围绕光机电、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建设知识产权服务等8个创新平台,5个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合作设立创投基金。

    “北大”来了。以潍坊燕园科技产业园为载体,引导北大工学院、北大未名等优势资源与潍坊产业嫁接融合。导入生物工程、海洋产业、科技金融等资源,建设技术交易、文化创意、科技金融平台,合作设立创投基金,合资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潍坊燕园未名创投科技公司统筹运营园区。

    “清华”来了。双方合作设立1亿元创业投资基金,组织了全国创业营潍坊站活动,20个高端科技项目从全国项目路演遴选中脱颖而出,正在进驻发展。

    潍坊高新区决策者心目中有一笔账,这3个孵化器,不用说每家可容纳200个企业,就说每家100个,每年10%的成功率,就是30个高端企业,那对地方未来增长的贡献也很大。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千千万万创新者的成长,也成就了一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壮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