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感受没有硝烟的“战争”
装甲兵工程学院首届“战例讲解大比武”纪实
邢晓阳 翟小康 孙赞

    如何将“学为战”落实到末梢?如何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求索”?如何让学员具备指挥素养?近日,笔者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参加了首届“战例讲解大比武”决赛,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该院近年来深化教育教学转型,多举措培养高素质指挥人才的铿锵脚步。

    让鲜活的战例入脑入心

    比赛的程序是参赛学员3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每组选手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8分钟战例讲解。从9月22号下发通知,83组选手经过预赛、初赛、决赛历时近3个月。笔者看到参赛所选的战例来源广泛,既有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又有热兵器时代的战争,还有信息化条件下的高科技战争;有“斩首行动”的特种作战、也有海陆空联合作战……整个赛事期间,参赛学员们浸润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学为战、练为战、教为战’只有更好f地学习战争、了解战争,今后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战场。”此次大比武的辅导教员宋敬华如是说。

    变被动听课为主动求索

    为准备参赛,王玉振和众多参赛选手一样可没少下工夫。

    他们的选题为“美海军陆战队与陆军数字化分队协同攻击纳杰夫”战役。课余时间,他仨一头“扎进”图书馆,疯狂地查阅相关资料。为了弄懂装甲机械化部队在城市巷战中的战术运用等问题,反复找辅导教员请教;为了使课件能够生动地展示战争态势,他“恶补”了althorware软件。他们常常吃完饭就聚在一起,讨论战例的细节,修改比赛的课件。他们还用摄像机把试讲的过程录下来,反反复复研究在讲台上的每一个动作,经常加班到深夜。

    “如果不是这次比赛,我们对战役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虽然我们求索的过程很累,但很值!”眼上布满血丝的王玉振骄傲地说。

    培养学员指挥素养

    学员何辉手持指挥棒站在作战态势图前,他时而沉着分析战场形势,时而下达作战任务……俨然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完美地还原了“平型关大捷”的战况,精彩的讲述让大家都耳目一新。

    来自参加“平型关大捷”的部队、受邀担当此次决赛评委副团长岳军广和其他3名部队指挥员分别进行了点评。面对这群“未来的指挥员”,对打赢未来战争需要哪些素质他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并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在互动环节,他们这些多年致力于战例研究且富有实践经验的指挥官以其所站的立场,提出“如果让你来指挥这场战役,你将怎么打?”,继而提出“如果放到现在,这场战争又怎么应对?”,学员们不禁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