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2014,牵动人心的教育话题
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下,总成绩是对学生唯一的评价,此现实将被改变。教育部16日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提出,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
新华社发 商海春作
教育部等5部门12月17日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
新华社发 徐骏作

    高考改革“落地”、教师轮岗“加速”、严惩教师“失德”……面对新的挑战和百姓期待,中国教育改革2014年提挡加速,一系列配套制度令人瞩目。

    高考加分“瘦身”

    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明确,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和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

    辽宁本溪高级中学87名体优生加分,河南漯河高级中学74名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被加分……今年曝光的多起高考加分涉嫌造假事件,令公众对“假加分”“蹭加分”“买加分”等乱象疑虑重重。此外,体育加分政策的作用更令人担忧:考前突击过关,考后丢在一边,很多体优生体育素质不高,甚至比不上普通学生。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照顾性加分是社会救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题中之意,应该坚持下去。对于鼓励性加分,应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效果加以调整、规范;有的加分项目标准不清晰、程序不规范,应逐步取消。

    “红七条”严惩“失德”教师

    2014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禁止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禁止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禁止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等,首次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意义的七条“红线”。

    北大副教授诱骗女留学生、川美教师“性骚扰”女生、厦大“博导诱奸门”……今年发生的多起高校教师“失德”事件令人震惊。社会期待,“红七条”能真正筑牢师德底线,维护师德尊严。

    “守住师德红线,长效机制是依法治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应严格按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清理校规中与法律冲突的条款;对于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一律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不能姑息迁就、为维护所谓的声誉而有报不查,让“红线”成为“遮丑”的虚线。

    教师轮岗“加速”

    今年9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要求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用3至5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以达到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

    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现实是,在现有的行政体系下,教师往往“逆均衡”流动。薄弱学校的中青年教师一旦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等,经常被名校“挖墙脚”。

    “师资不均衡,教育均衡就是一句空话。”殷飞认为,校长行政级别不同、老师所属学校各异是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性障碍。当前,江苏、福建等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用”,为教师均衡交流破除了制度障碍,期待这样的改革举措覆盖面更广一些。

    北京市取消共建生

    2014年,北京市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入学小升初政策,取消共建生。同时,小学免试就近入学。

    依据相关政策,完成小学教育后,区县教委将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学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进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即一所初中对口接收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先征求入学志愿,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由区县教委统一组织,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

    北京市将使用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将每一个学生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权限进行查询和监控。各区县要公布学校的服务片区,教育部门将根据这两个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

    非北京户籍适龄儿童入学,须持有“五证”。包括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除北京市教委批准可以招收特长生的学校原则上向本区县招收特长生之外,其他学校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学生。招生学校要向社会公布特长生招生计划。

    为了保证过程透明,北京市将启用小学和初中两个入学服务系统,并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这套办法实施后,每个学校招多少人,有多少学位,都在监控当中。校长不能再私招“借读生”了,因为没有学籍,就没法纳入升学服务系统。校长的权力被削弱的同时,各级教委也没有绝对的特权去操作。

    教育培训机构登陆A股

    8月6日,新南洋发布公告,称昂立科技的资产已完成过户。这意味着新南洋收购昂立科技最终完成,昂立科技也成为国内首家真正意义的登陆A股的教育培训机构。昂立科技登陆A股被看做教育培训行业政策放宽的信号。由此,也引发了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国内二级市场的期许。

    随着而来的是,大连控股发布公告称,景良教育自8月份起,开始与众多教育机构谈判。目前已与十一家教育机构完成了利润承诺协议的签署,预计9月份完成第一阶段整合9月至12月会发起第二次整合,预计整合完成后2014年底利润不低于5亿元。

    与此同时,沪江网校宣布首选国内A股上市。而清华启迪战略投资巨人教育之后,目标也是直指国内上市。

    但是,国内教育培训机构A股上市之路注定不会平坦。由于国内绝大部分区域的学校还都属于非经营性资产,直接实现二级市场上市存在法律障碍。同时,绝大部分教育机构采用的都是收付发生制的财务核算模式,不具备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系统基础,而且在税务,四金缴纳上也极不规范,因此从财务上也存在很大的瑕疵。

    不过,和君资本董事长王明夫却对教育培训机构国内上市前景信心满满。他甚至建议国内教育培训行业创业者,国内教育机构上市一定要优选A股市场,只有不懂的人才会去纽约。如果现在创业仍准纽约市场,那说明创业者落伍了。王明夫甚至明确表示,迟早要把新东方搬回A股。

    在线教育高烧难退

    2月底,伴随着YY旗下的100教育发出“颠覆新东方”的口号,在线教育的关注度真正从教育业内转向了社会大众。一时之间,无论科技企业还是教育机构,纷纷竞逐在线教育市场。每天平均产生近3家在线教育公司,这就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的现状。

    其实,从2013年开始,在线教育公司不仅涵盖了从早教、K12教育、大学教育、职业培训等,而且涉及了口语培训、创业、汽车修理等细分行业。传统教育行业、互联网行业巨头及新兴企业纷纷扎向在线教育。

    百度在投资万学教育、传课网,投资了智课网;阿里巴巴去年7月推出在线学习平台“淘宝同学”,今年2月份斥资1亿美元投资英语在线教育平台VIPABC。今年4月,腾讯低调上线在线课程的分发平台“腾讯课堂”。

    传统教育机构开始纷纷转战互联网。新东方与教育考试服务供应商ATA合作试水在线职业教育,与腾讯合作设立合资公司北京微学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拓展教育领域。学大教育则发布了e学大智能平台,建设“校外自建,校内共建”两大生态系统。

    K12是创业者们一直心仪的“蓝海”,竞争厮杀也异常激烈,曾创办世纪佳缘的龚海燕2013年底创办梯子网,但不到一年便不得不关停。

    从在线教育来看,题库、拍照答疑、找老师平台、英语培训类等领域,创业者已经很难插足。而未来互联网,技术驱动型的数据分析领域、为线下机构服务等领域会有新机会。

    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14年在线职业教育产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的在线职业教育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占全国市场规模的比例也在增加,到2018年,在线职业教育市场将达134亿元。

    目前,业内在线职业教育主要有学习类视频、题库和综合平台几种模式。其中IT类培训类数量最多,其次是公务员考试培训。极客学院,上线仅7个月融资2200万美元,主要为专业开发者提供IT技术的在线培训,收入采用会员制模式。达内科技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远程教学的模式,主打内容设计和课程研发。

    另一主要板块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规模超过50亿元,而在线学习的市场规模还不到2亿元,预计未来会占到50%的份额,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迎来留学生“最大回国潮”

    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出国留学(微博)趋势报告》于3月13日正式发布。报告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留学回国人数增长速度加快,几乎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中国已迎来了留学生“最大回国潮”,留学生回国人数进入高速增长期。

    报告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长率一直保持了正增长。其中有11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较快速度的增长,只有极个别年份的增长率低于20%,有5年的增长率超过了40%。在2008、2009年,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增长率一度超过了50%,分别达到57.5%、 56.2%。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留学回国人员的增长率为29.53%。虽然较前两年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大的增长幅度。

    培训机构倒闭潮初现

    英特国际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倒闭,似乎触动了2014年的培训机构倒闭“多米诺骨牌”,春藤英语、曼哈顿英语、新动态英语等多家培训教育机构纷纷关门大吉。

    经营不善固然是培训机构倒闭的重要原因。但是,什么事情导致培训机构经营不善,资本的介入难脱其咎。事实上,培训教育机构“先收钱后上课”的行业,现金流是其赖以发展的根本。同时,良好的现金流自然吸引了资本方的青睐,不少倒闭的培训机构之前都或多或少得到了融资。

    那么,培训机构获得融资之后的一大变化,就是必须快速的扩张、发展。于是,培训机构不得不迅速增加门店,跑马圈地。由此,也埋了经营不善的祸根。

    由于培训教育非常依赖现金流,一旦现金收入出现问题,其办学必然遭遇“崩盘”的危机。对于培训教育机构而言,场地房租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办学支出,其扩张事实上增加了场地房租的成本。

    当前,随着城市房价的高企,办学场地的租金一直也是水涨船高。然而,一旦落户某地做出名气之后,培训教育机构不得不面对逐年增加的房租成本,很难再择址另行办学。

    与此同时,国内培训教育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培训教育机构的招生投入越来越大,而招生效果却越来越不理想,势必进一步增加了资金压力。当培训机构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下,或许只有关门大吉一条出路了。

    企业经营不善申请破差,原本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由于培训教育的服务对象为学生及家长,因而也给众多学生学习及家长造成巨大的影响。然而,面对培训机构倒闭造成学生及家长的损失,目前仍未有妥善的解决方法,只能依靠政府部门出门,采取其他培训机构公益援助的方式分流倒闭机构学生。

    异地中、高考有望破冰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高考(微博)有望进一步破冰,随迁子女接受教育问题有望进一步改善。

    《意见》的出台,将有利于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中考、高考问题。在2010年12月启动的国家教改试点中,解决异地高考列入了试点。然而在一些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仍然是这些地方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有27个省份明确了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的政策,有30个省份明确了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政策。2014年,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的问题,5.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办理了高考报名手续。

    根据《意见》,我国将建立居住证制度,居住证持有人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异地中考、高考问题将能够继续破冰。

    与此同时,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后,中小城市、城镇放开入户限制,将有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流入城市,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需要城市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根据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教育部将做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规划上,教育部要指导各地把常住人口,包括随迁子女纳入到区域教育的发展规划之中。二是在经费上,要求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各地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专项奖励力度。三是坚持分类指导,要求各省份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他们平等地接受教育。四是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全国中小学(微博)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更好地加强对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服务工作。

    这意味着,以后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上学将更加容易。

    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伴随着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中国大学也将面临新的转型。其中,将有1600至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转型的本科大学不仅包括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而且还包括一批985、211的院校。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至80%。

    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首先,将建设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培养模式,均以就业为导向。其次,建立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体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还将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到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

    事实上,国内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要实行分类,势必需要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其逐步地、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转型的本科高校既可能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办学历史非常悠久的学校;既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肯定,国内本科高校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