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是三峡工程开工纪念日。20年前的今天,当第一罐混凝土稳稳地浇筑在坝址所在的江心岩石上,一项伟大的跨世纪工程从这里崛起。弹指一挥间,步入弱冠之年的三峡工程,在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并连续经受了7年试验性蓄水检验后,又迎来了整体竣工验收。
“三峡工程产生的效益跟其设计功能相比,在很多方面已经完全实现甚至超额实现,比如2012年实际发电量超出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00亿千瓦时。基于建造难度、施工质量、运行效益等多方因素的考量,国际大坝委员会将三峡工程评为‘混凝土坝国际里程碑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贾金生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和高效运行,推动了我国乃至世界水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水电基础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大坝混凝土工程、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制造与安装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三峡工程是中国水电技术追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
大坝建设 创造多项世界第一
刷新了多项世界水电工程建设纪录的三峡工程,无疑在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第一场关键战役。1997年11月8日下午3时30分,三峡大江截流胜利合龙,创造了截流流量8480—11600立方米每秒,截流水深60米,上下游戗堤进占24小时抛投强度19.4万立方米的世界纪录。大江截流的实现标志着三峡一期工程完成。
贾金生指出,长江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l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三峡工程所在的长江干流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在这样大的河流上进行截流,其难度可想而知。截流水深、流量大,截流施工强度高和工期紧,截流进程中有通航要求,以及戗堤基础覆盖层深厚等是三峡大江截流面临的几大难点。如何防止戗堤进占时堤头坍塌,保证堤头稳定,成为截流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为确保大江截流顺利完成,建设者们开展了大量水力学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和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深减少到20米左右时,可以有效防止堤头坍塌,保证堤头安全稳定。据此,最终确定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方案,解决了深水截流的一系列技术难题。“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建设中破解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据统计,三峡工程建设形成的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多项,专利几百项,创造了100多项“世界之最”。
目前,三峡技术已经走向世界。贾金生介绍,三峡枢纽工程的参建单位在世界上水电资源丰富的老挝、马来西亚、几内亚、苏丹等国家承担了众多水电站的建设任务,其中很多都是该国最大的水电站。
机电设备 7年追赶30年差距
身为三峡输变电工程验收组成员的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技术与装备司原司长许可达,见证了三峡工程机电装备国产化的全过程。“从左岸到右岸,我们用7年的时间,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追赶了与世界先进水平近30年的差距”。
许可达介绍,三峡左岸电站机电设备招标时,国内设计制造的水轮发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只有32万千瓦,而国外单机容量70万千瓦机组早在1978年便投产运营。两者相较,设计制造水平相差近30年。“为了提升我国水电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国务院领导决定采取国际招标,以市场换技术,我们将技术转让的要求明确写在了标书里,同意技术转让是具有投标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
1996年6月,三峡总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三峡左岸电站将一次采购14台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招标文件规定:投标者必须与中国有资格的制造企业联合设计、合作制造,中国制造企业分包份额不低于总价合同的25%;投标者必须向中国制造企业转让技术,并培训中方人员;必须由中国制造企业为主制造2台机组。
一面是价值数亿美元的大额订单和参与制造世界上最大机组的机会,另一面是对技术转让后面临更多竞争的担忧,这给参与竞标的外商们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经过激烈的谈判,中标的外商最终接受了技术转让的条件,同时承诺机组设计软件源程序一并转让。
谈判之前,国务院三峡办和三峡总公司特别仔细地向国内骨干机电制造企业征集意见,以保证引进的技术都是国内企业急需的。“当我们在谈判桌上拿出要求转让的技术清单时,对方一看简直吓坏了,认为写得太细了。”许可达笑道。
为了保证技术转移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国务院三峡办还时常检查去国外参加培训回来的中方人员是否真的学到了技术。
从技术转让中受益的中国机电制造企业,很快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2003年10月,三峡工程右岸电站机组启动国际采购招标,要求竞标企业将模型送到第三方试验平台进行测试。在和昔日“老师”的同台比武中,两家中国企业的设备都顺利通过了试验。在某些技术指标上,国产机组性能比进口机组有所提高。最终,两家中国企业和一家外商各自承担4台机组的制造任务。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企业真正掌握了70万千瓦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实现了从左岸外方为主到右岸以我为主的跨越。在此基础上,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我国自主研发的80万千瓦机组已经应用在向家坝工程,正在研制中的100万千瓦机组将在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应用。”许可达自豪地说道。
科学论证 重大工程民主决策典范
作为一项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三峡工程在筹备建设之初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焦点集中在要不要建三峡工程、早建还是晚建、坝高定在多少米等问题上。
鉴于社会各界人士对三峡工程的兴建还有不同意见,为充分体现决策的民主和科学性,党中央、国务院于1986年6月发出《关于长江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当时的水利电力部随即成立了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广泛组织各方面专家展开论证。
三峡工程论证专家组组建之初,为保证论证的民主性,避免论证结果受专家自身的部门、专业影响,要求参与论证的专家中来自水利水电部门或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比例少于专家总人数的一半。
曾担任三峡工程论证综合经济评价专家组副组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回忆说,由400多人组成的专家组里,48.5%的专家来自水利水电部门,其他领域的专家占51.5%,“我所在的经济组里,非水利水电领域的专家占到70%以上”。
1990年7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听取论证领导小组关于论证工作和新编可行性报告的汇报。会上,绝大部分人同意论证的结论“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为有利”,少数人有不同意见。1992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七届五次会议根据对议案审查和出席会议代表投票的结果,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要求国务院适时组织实施。
在总结三峡工程取得的宝贵经验时,李京文列出的第一条就是科学民主决策。“我参加过很多工程项目的论证,其中三峡工程的论证是最民主科学的,是重大工程项目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典范”。(科技日报北京12月14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