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
为受众量体裁衣的科普
王大鹏

    一般来说,科学的大众化经历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与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其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而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应该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即所谓的“四科两能力”。

    但是在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在传统科普阶段更多的是科学知识的普及,科普的对象被看作是等待科学知识填充的“器皿”,而这样做的出发点也是假设公众在科学方面知道越多对科学越支持,同时这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而在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虽然是强调互动的模式,但是更多的还是要求公众去理解科学,同时除了注重知识的普及之外,更多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树立。当这个过程进入到科学传播阶段之后,科学应该被置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下来考察,其中包括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考察等等,这不仅仅涉及到具有反馈环节的双向互动,甚至还包括科学传播的前馈机制。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离不开其目标用户,即受众,但无论是在工作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受众的关注都远远不够,甚至是被边缘化。特别是进入到科普信息化时代,加强受众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科普内容和科普方式应该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科普或者说目前的科学传播中与传播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就包括受众的概念。受众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受众,科学传播自然难以发挥出其“意欲”达到的效果。而在不同阶段受众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至少其需求应该是不同的。

    在传统科普阶段,受众被看作是同一化的,他们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因而科普的任务就是用科学知识去填平这个“缺失”,并没有考虑到受众是否真的需要这些知识,或者说不同的受众是否需要不同的知识。这一方面是由于科学的权威,另一方面是受众也没有更多的自我“觉醒”。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科学共同体开始认识到受众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是异质性的,同时他们对科学的理解还受到其信仰、价值观、态度、常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公众理解科学阶段仍然强调“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而很少提科学家对公众的理解;而进入到科学传播阶段后,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不断地拓展,科学共同体也逐渐认识到需要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加强对受众的重视和相关研究,比如在提高科学素质的相关工程和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五大人群”(即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城镇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传播也从传统科普的“泛播”过度到“窄播”,然而科学传播的受众应该是细分的,虽然隶属于同一“人群”,他们在科学传播方面的需求却是千差万别的,正因为这种异质性,当前的科学传播难以用一种方式或者内容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鉴于在科学的大众化过程中我们缺乏对受众的研究,在当前阶段更应该加强以受众为中心,开展量体裁衣的科普。公众对科学的需求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同时公众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精众”,“千人一面”的趋同性和一致性的大众消费时代正在式微,高度细分的族群化、小众化和个性化消费驱使着“精众时代”的到来。在消费需求为“首先满足必需的”大众市场时,消费还只是简单的物理功能需求;但是在精众市场,满足的消费需求得是“想要的”,是必须的基础需求和想要的升华需求的结合。而科学传播要从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影响力”,传播的变革也从漏斗模式转变为波纹模式,为此必须抓住“精众”,也就是对科学传播的受众进行多层面的细分。

    2014年,科普信息化成为全国科普活动和相关规划的一大热点,有关科普信息化的相关报道、研究和实践工作也提上了公共议程和媒体议程中来,而在科普信息化的过程中受众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重新审视,同时应该加强对受众进行多维度的细分,这样才能找到科普的精准定位,针对受众的需求开展精细化的科普实践,进而实现量体裁衣的科普。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