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创中国光电产业“旗舰”
——东旭集团自主创新填补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链空白
本报记者 宋莉
2011年1月6日,第一片超薄玻璃基板
2012年6月29日,东旭集团第一块全新环保G5TFT-LCD玻璃基板成功下线
2013年7月19日,芜湖东旭G6首张玻璃基板下线
2014年10月8日,东旭集团第一片0.3毫米液晶玻璃基板在成都中光电试制成功,该片玻璃基板填补了国内空白

    典型案例

    从石家庄的民营企业起步,18年间公司总部迁入首都北京,以平板显示为主营业务,先后投资200多亿元在郑州、成都、石家庄、芜湖等地建起20余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年设计总产能1500万片,业务总体规模世界排名第四,中国排名第一。如今,这个总资产300多亿元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旗下一家上市公司和2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已累积获近700项发明和应用专利成果,专利申请保持每年30%的速度递增。创下这个神话的,就是落户中关村丰台园的企业——东旭集团。

    产学研“联姻”打破产业困局

    自成立以来,东旭集团以建设“创新驱动型”企业为目标,抓住“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两个关键环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融合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于一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摸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企业创新之路。

    1997年,东旭集团主要从事设计、制造传统显像管玻壳装备和系统集成。从小零件开始,逐步拓展到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制造与技术服务。公司很快打开市场,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CRT装备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先后为安彩集团、彩虹集团、宝石集团等特大型CRT公司提供成套生产线设备、备件配件及技术服务。

    首次创业,让东旭站在了填补国内空白的高端技术研发前沿,并锻造了一支集管理经验、研发设计、工艺技术、人才团队为一体的核心队伍。然而,进入新世纪,全球显示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新一代平板显示产业在美、日、韩等国兴起,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令传统显像管技术受到严峻挑战。

    2004年,东旭集团在董事长李兆廷的带领下,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和研发重点,做出“向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了国内首个TFT-LCD液晶玻璃基板研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平板显示器件用玻璃基板生产线装备及成套技术的研发。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技术复杂,工艺要求非常高,其核心技术长期掌握在美、日四大企业手中,专利壁垒和技术封锁,使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威胁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安全。”李兆廷介绍,面对重重阻力和困难,东旭集团始终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组建了200余名行业精英人才的液晶玻璃、精密玻璃等研究院,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掌握了平板显示液晶玻璃基板配方、熔解、成型、切割、传输、检验、贴膜包装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

    2006年,东旭集团成功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FT-LCD液晶玻璃基板和高铝盖板玻璃基板成套装备和关键技术,主导设计出了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生产线全套图纸,开始与国内CRT大型企业进行商务合作,着手将实验室研发成果进行产业化,试图打破我国液晶玻璃基板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重振我国电子玻璃产业雄风。

    2008年,由东旭主导设计、承建、参股并提供技术服务的我国首条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建成并投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晶玻璃基板产品成功下线。从此,我国液晶玻璃基板产品烙印了“中国制造”。

    自主知识产权抢占市场“高地”

    有了自主创新的前沿技术,东旭开始大规模在全国多点布局建立生产线。

    2010年5月,东旭集团在郑州建成国内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5代玻璃基板生产线;2010年12月,东旭集团在成都建成国内首条G4.5代0.5mm玻璃基板生产线。次年,这两条生产线的产品全部通过了第三方用户测试和认证,与国外同类产品同线使用,各项技术指标均无差异,并为国内多家面板企业大批量供货,实现了玻璃基板真正国产化,为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链完善补上了最重要的“缺环”。

    为进一步提升东旭集团核心竞争力,2011年,东旭完成对宝石集团重组,实现集团公司在资本市场与产业投资领域双轮驱动;同年12月,通过集团控股上市公司非公开定向增发筹资建设全球最大的平板显示玻璃制造基地“芜湖东旭光电项目”,总投资75亿元建设10条G6代玻璃基板生产线,设计产能500万片/年,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平均销售收入达50多亿元人民币。

    随后,东旭集团多地布局,将其电子玻璃生产线建设推向高潮。2012年4月,东旭集团在绵阳建成投产国内第一条等离子(PDP)玻璃基板生产线;同年6月,东旭集团石家庄旭新光电首条生产线全线贯通并成功点火投产;同年7月,郑州旭飞二线全线贯通,成功点火投产;截至2014年6月,东旭集团芜湖项目一期4条线也已成功点火投产。至此,东旭集团在建和建成的玻璃基板生产线达20余条,玻璃基板产能全球第四、国内第一,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除了迅速扩充产能规模外,东旭集团在技术研发上也不断取得突破,在常规产品上做到与国外竞品同线使用,并在产品薄型化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14年10月8日,东旭参股子公司、成都中光电研制生产出国内首片0.3mm厚度液晶玻璃基板半成品,10月13日,对半成品进行精密加工的第一片成品4.5代0.3mm液晶玻璃基板成功下线,这标志东旭在TFT-LCD玻璃基板更薄化技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再次刷新薄型化纪录并填补国内空白。

    战略化布局“刷新”企业格局

    东旭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其玻璃基板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国际同行先进水平,良品率稳定在80%左右,获到了国内外主流面板企业市场准入认可,实现了满产满销。

    东旭集团旗下初步形成以郑州旭飞为代表的国内G5代玻璃基板产业群和以芜湖东旭为代表的国内G6代液晶玻璃产业群,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晶玻璃基板、等离子玻璃基板和触摸屏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企业。

    东旭的实践,特别是其实践中蕴含的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态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不仅为我国光电显示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可借鉴途径,有助于推进我国光电显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其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兆廷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我们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除继续肩负振兴民族光电产业的历史使命外,东旭集团正走在国家创新发展的前沿。集团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撬动企业新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整合以高效节能无极灯、LED灯为代表的节能照明,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绿色新能源,以高密度聚乙烯大径塑管、ABS管、钢塑共挤门窗为代表的绿色建材三大产业,先后在河北石家庄、四川成都、宁夏银川等多个省市规划建设了研发与生产基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努力打造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全方位产业链,促进集团产业转型升级和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变革总在进行中!眼下,东旭集团已将“融贷为主”变更为“融投并重”,着力资本市场运营和产业投资双轮驱动,通过合资共建等形式,继续推进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链国产化进程。

    “民营企业蕴藏着强大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民营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政府给予正确引导,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创新体系。”李兆廷感言,一个产业的崛起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扶持力度。他期待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能够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长远战略出发,制定出更多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从产业规划、科技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民族企业的创新驱动再添一把“火”!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