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立冬就要到来,但是江南水乡张家港依然温暖如春。
11月6日一大早,钱春桃照例开着那辆略显寒酸的雪佛兰轿车前往塘桥镇牛桥村,怡情农庄蔬菜基地的老板于建军等着他去查看最近有些焦枯的西葫芦是咋回事。
意外的事发生了!半路上他又被后车追尾……
眼看车尾瘪了一大块,虽然有些心疼也有些着急,可他还是耐住性子把事故处理完,继续上路。“最近半个月我已经被追尾两次了,一问起来,嘿,对方不是卖菜的就是种菜的,我们还交换号码成了朋友……”身为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的钱春桃,此时还不忘给记者来一个黑色幽默。
“西葫芦的叶子有点枯没事,可能是喷双氧水的时间不对,以后预防白粉病要在傍晚喷药。”到了基地,钱春桃轻车熟路地走进大棚,一边查看一边嘱咐跟在身后的于建军。
自从三年前相识,于建军自己也想不起钱教授来指导过多少次了,“反正每个月都会来一两次,关键还是免费的”,于建军在商言商,笑起来似乎有点狡黠。
这样的场景让记者直呼意外,可是南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办公室主任陈巍却说,学校里有一大帮这样的教授,除了上课做实验,就是泡在农村与黄土面对面,不为别的,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学识和成果传授给更多的农民。如今,依托南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经建设4个综合示范基地、5个特色产业基地和10个分布式服务站,服务网络几乎覆盖江苏各个市(县),开启了一条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之路。
服务“三农”当仁不让
“农”是国之根本,“食”是生命底线。
中国有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历史,成体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却仅有几十年。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建国前采用美国模式,建国后实行苏联模式,前者由高校和农业院校构成,后者则由政府设计的农业科研院所构成。”在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座谈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如是介绍。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政府意愿为主导的农技推广体系问题逐渐凸显,而拥有学科、人才优势的高等院校却一直游离于农技服务体系之外,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甚至成为困扰涉农高校的难题:
面对广大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迫切需求,大量高校科研成果却止步于实验室;面对高校评价体系约束,大批从事农技推广的教师得不到有效激励;面对功能定位和法律地位的缺失,高校无法充分发挥公益性农技推广功能……
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
“作为一所涉农高校,我们由衷地感到欢欣鼓舞,多年来做足准备、打下基础、“接地气”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作为一名水稻栽培技术专家,多年来的农技服务经历让他感触颇深。
作为奋斗在农业科技研发一线、肩负着公益推广使命的涉农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推广道路上,也走过了一条蜿蜒前行的道路,探索出许多有益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如“科技大篷车”、“百名教授兴百村”、“专家工作站”等。
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涉农高校在发展中还时常萦绕着几个大问号:如何让在一、二线城市办学的涉农高校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如何让科技服务方式从传统个体化、自发化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方向转变;从间接式、短期性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转变;从单纯依靠农林类高校向多学科集成、多高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如何让涉农高校办学模式与方法适应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为把学校办在农村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中,使大学推广模式成为公益性推广的一部分、新型农村服务体系的龙头、建设新农村的智库以及培养农村创业人才的基地。构建新型社会化、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成为迫切的任务。
2012年4月,科技部、教育部为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继续深入落实八部委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的意见》,推动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实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南京农业大学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成立的10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之一。
左惟,不仅是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也是该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他告诉记者:“南京农业大学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新型公益性农业推广的生力军,遵循‘立足江苏,侧重华东,辐射全国’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的多功能优势,根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经济发达程度、区位交通特点等因素,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力争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年多来,南农大已建成淮安研究院、宿迁设施园艺研究院、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句容研究院、灌云农业装备研究院、灌南食用菌研究院、昆山蔬菜产业研究院等4个综合示范基地、5个特色产业基地、10个分布式服务站。
这些基地绝大部分都建在农村,直接面向广大农村、农民和涉农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与活力的校地、校企合作道路。基地的顺利建设和成功运行,在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学科技服务新模式正在形成。
“学校+基地”服务添动力
素有“南船北马”之称的古城淮安,与扬州同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可是,市民顾小姐却在感叹,如今市场卖的猪肉已经吃不出儿时的肉香了。
是人的口味变刁,还是猪的品质变差?
“人民的生活标准提高,消费需求也随之多层次、多样化,先满足有肉吃,再满足有好肉吃。”南农大动科学院教授黄瑞华解释说,“我们研究发现,猪肉的独特风味主要是由肌内脂含量的高低和肌纤维的粗细决定的。”
这个被同行笑称为“江苏猪头”的中年汉子,几十年来把精力都放在了培育更好吃的猪肉上,特别是与淮安的苏淮猪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他有了一个更重要的工作——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院长,他的责任是要把更多的南农大科教与人才资源引向淮安,成为淮安这个农业大市的科技动力源。
在他的带领下,苏淮猪成为南京农业大学与淮安成功合作的典范。2011年,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畜牧总站、淮阴种猪场等共同培育的新品种苏淮猪通过国家审定。
“我们的苏淮猪追求的是传统猪肉特有的口感,肌内脂达到3%,老百姓可以尝到儿时猪肉的味道。”黄瑞华说道,“而且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
现在,苏淮猪“欢快的脚步”已经跑出淮安,在江苏苏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都能吃上这种口感风味上乘的黑猪肉,一年的出栏量达十几万头。
如今,一系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正源源不断地从南京流向淮安。
“原来我们公司的牛粪免费给周围农民用,可是牛粪直接运到田里,根本无法利用。”快鹿牛奶总经理顾文文笑着说,“现在用了南农大的生物有机肥技术,不仅变废为宝,每年还为公司增加1500万的收入!”
研究院成立后,南农大根据淮安市农业发展需要,调集了农学、动物科学等8个学科的师资和科技资源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研究院结合南京农业大学学科优势和淮安市农业发展现状,在优良稻麦等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淮黑猪育种及产业化开发、高效有机肥等8个方面开展政产学研用深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发展。如今的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研究院已获批在淮安市淮阴种猪场建立“农业部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基地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重要任务,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已经涌现出淮安研究院、宿迁设施园艺研究院、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一批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基地。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推动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左惟说。
如今,南京农业大学基地所到之处,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耕种方式,更颠覆了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与休闲观光业叠加,高校与龙头企业牵手,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注入等多种模式如冉冉新星,正在“三农”大地上升起。
在南农大启东专家站,记者看到,专家工作站挂靠在启东市科技局,服务平台和实验基地落户于南通恒昌隆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又与周边专业合作社和成千上万户农民签订协议。专家工作站培育出荚长粒大糯性好的优质鲜食蚕豆——苏鲜蚕1号、苏鲜蚕2号、宁研4号,企业负责育种、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民种植的蚕豆,企业不仅照单全收,而且还是高价收购,使得高校科技成果通过企业运营真正地普惠农户。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说,通过两年多来的基地建设,一是提升了南农大多学科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的能力;二是为培养与实际生产接轨的高素质大学生建立了一系列实习和实验的基地;三是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四是让教授的科学研究更加贴近实际,符合农业生产的需求。除此之外,南京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还针对江苏“三农”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立项调研,每年都发布《江苏新农村发展系列报告》和《江苏农村发展决策要参》等,为江苏新农村发展建设提供决策建议。
论文写大地 科研接地气
去年,钱春桃带领几个学生在常熟市董浜镇的50亩试验田播下了种子。
除了黄秋葵,还有早熟丝瓜、早春蚕豆……钱春桃觉得最大的种子还是自己的梦想。在他看来,研究院虽然以企业形式运作,但盈利并非研究院的首要目的。“我们的技术服务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不管是企业还是农户,让他们先试用我们的技术,有了收益之后再谈合作。最后才是研究院自身的盈利创收。”
现在,一些“心眼活”的农户已经不请自来地找上门,让钱春桃帮着分析蔬菜栽培中遇到的问题,也在寻思着能在他的50亩试验田中找到发财致富的“摇钱树”。
“你们看,原本8月成熟,10月下市的黄秋葵,移栽到大棚内,就可以保证它一直成熟”,钱春桃手指着说,“只要保温效果好,它也可以像‘树’一样多年生一直采摘,等推迟到秋冬季节上市,就更能待价而沽了。”
研究院不仅是受到企业和农户欢迎的“致富园”,同时也是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实验田”。
“不熟悉农业生产,不深入田间地头,不进行实地调研,是提不出好问题,写不出好论文的。”钱春桃对进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对接企业和农户的生产需求”。一年来,研究生们围绕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设计试验和示范应用,初步形成了田头直接发酵还田的方法,相关科研论文也已发表。
对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教授们来说,公益服务不意味着没有责任、不担风险,服务“三农”不代表科研价值低。要做到市场认、农民信,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走进南通市启东专家工作站的实验室,记者一眼看见一排倒垂着的四青新品种植株,风干后的豆荚呈现干枯色,但豆荚依旧饱满分明,实验室角落还堆着几摞种子。“这是汤老师的宝贝呢,谁都不能动。”恒昌隆食品公司总经理张勇告诉记者。
已过花甲之年的汤一卒教授,2010年来到启东专家工作站,并先后带动20多位专家教授来此服务,每年还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到工作站参与科研开发,研发出包括“苏鲜蚕1号”等优质蚕豆品种。
“以前的蚕豆种出豆粒小、价格低,农户宁愿晒干后再卖。新品种蚕豆不仅颗粒大、口感好、粘涩感下降,老百姓每亩地能多收300块钱,我们公司的销路也非常好。”张勇一边剥开一个蚕豆荚一边比划说,“现在,启东每年有10万亩青蚕豆,汤老师却没有在这拿过一分钱工资,有时还自贴路费!”
在为期半个月的采访中,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真”:真需求、真投入、真行动、真技术。
由丁艳锋教授领衔的水稻栽培科研团队,致力于水稻精确定量设计栽培、机插水稻高产规律、水稻栽培信息化、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等的研究与推广,目前在常熟设有“粮食大面积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粮食主产区作物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等科研项目,建立了20万亩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和15万亩稻麦节肥节水技术辐射推广区。
由沈明霞教授领衔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科研团队,专注于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在常熟董浜现代农业园区建立的智能温室管控系统,能够实现温室环境的远程自动调控,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减少了人力成本投入。
……
一面是多个团队潜心对接生产需求、使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造福地方经济;一面是学校和政府加大投入、厘清体制机制藩篱,破除发展瓶颈。多方协同下的南农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新图景已经绘就,高校和地方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新气象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