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来到连队,青年官兵如何立足本职,茁壮成长?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前不久,笔者来到广州军区某团六营一连,小小的营区,高高的椰子,这似乎是一个很不起眼的连队:干部编制4人,战士50余人。漫步营区,处处充盈着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抬头望去,椰子树梢已是硕果累累。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人才工厂”:全团6名典型人物,有4人出自这个连队;超过1/3的机关干部曾在这里任职,数不清的士官分队长、哨长,都从这里成长起步。许多官兵都手持“计算机”“会计师”“电力机务员”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连队,还是机关干部的成长摇篮,业务骨干的培训基地。
人才比证书,典型拼名气
“会计师,凯旋归来啦!”6月中旬,上士王胜伟参加完“注册税务师”的最后课程考试。刚回到营区,满脸春风的他就被战友们团团围住问这问那,让他一时陶醉不已。
“这个士官真不简单,工作没得说,证书一箩筐。”营长王晓俊竖起了大拇指,认为王胜伟是团里的一个‘传奇人物’。翻开他的抽屉,从会计证到中级会计师,从“珠算四级”到“计算机四级”,各类证书竟有10余本。这还不算奇,逢考必过是他的习惯。
“就缺少高级的,还需继续奋斗。”老王呵呵一笑,下个目标就是“注册会计师”。
岗位无差别,功夫在个人。像王胜伟一样,连队许多官兵都能拿出一些彩色的本本。
光端难,光缆烦,轻轻松松学电源!在通信部队,不少官兵认为电源专业是“冷门”,既没有技术含量,也学不到真本事。四级军士长、电源班班长王建明却一头钻进入,先后获得了“计算机三级”“电力机务员二级”等4个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电源大拿”,跑遍了全团40多个连队和哨所。
团里那6个熠熠生辉的典型灯箱,记录着连队的无尚荣光。“全团40多个连队和站哨,有4名典型就出自这个连队!更别说三级军士长张学松、上士文淦,早已是连队的‘名片’。”说起连队的光辉业绩,指导员张耀广倍感自豪。
进来是钢铁,出去是真金
为了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连队不断充实图书室,并搭建了拥有千兆网速的网络教室。轻点鼠标,官兵们就能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任职4年来,教导员张华感慨颇深,“成才的途径虽有千万条,但一连官兵身上传承着一种闪光的品质:坚守岗位自学成才。”
“所有故障有章可循,为啥不做数据统计,找出其中规律?”去年底,开展例行巡检巡修时,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排长潘伟业发现,许多友邻单位设备故障大多相似,业务分析会上,他向连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果然奏效!”趁着去驻地通信公司学习的机会,潘伟业借鉴地方“大数据”概念,设计了一个故障分析预测软件。采用这个软件,连队上半年机线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
谈起创新动力,潘伟业翻开了自己的日记扉页:“融入一个集体,就融入了一段历史;赢得一次挑战,就赢得了一次机遇。”
聚成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战斗力不分你家我家!”多次到连队蹲点调研,团长韩森倍感欣慰:“培育人才就要有这种大胸怀,成熟一个放走一个。”
作为连队“走出去”的先进典型之一,团通信网络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纪成深有感触:“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从排长到连队主官,这5年是我军旅人生的起步阶段,正是因为那时候打下了坚实的根基,我才可能走得更远更稳。”
聚成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像张纪成一样,全团超过1/3的机关干部曾在这里任职,很多士官分队长、哨长,都从这里成长起步。
网络管理办公室技师、四级军士长刘海霞,军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哨长”谭日祥……细细品读连史,建连15年来,这个编制不足60人的连队,走出5名团职干部,70余名官兵先后履职分队长、股长、营主官等重要岗位。
“人才者,用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说起一连的育才成果,团政委谭海生认为:“敢于放飞人才,舍眼前之小得而顾部队发展之大得,这既是一种底气,更是一种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