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空间谋变革
小编小语
“那不就一架飞机?”看了作者的题目,小编禁不住在脑子里来了一句。仔细读完全文才找到这思维的由来——对熟悉事物进行匹配的生物习惯。那么,脑筋要“闪灵光”、发现问题,“逆匹配”的创新思维得要培养和传染。不时有朋友在圈子里秀美国硅谷随时随处可见的创意产品展,小玩意散落在桌上,随意摆弄、随口交流,新新思维随性碰撞。这种非正式的宽容应了文中提到的两点:“不是每一件产品都会被接受”和“政府只推不掌舵”。回到国内,在深圳、中关村、浦东、光谷、成都,随性激发的新思维也正在破土而出,欲成星火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低成本制造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11月3日,在“北京—特拉维夫创新大会”上,以色列施拉特公司总裁、以色列风险投资协会创始人艾利泽·马诺说:“中国未来的发展,要把产业基础和创造力结合起来。比如,你们脑袋里,有没有‘一辆飞到天上的车’?”
“我几次到以色列调研,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在中国,家长总关心孩子考了多少分;在以色列,家长则关心孩子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说。
为了破解以色列的创新基因,世界各国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在艾利泽·马诺看来,“教育是犹太文化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创新融入血脉”。国土面积小,资源有限,生存是一个问题。“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脑力资源,我们必须进行创新”。
“为什么创新这么难?”中以商会总经理梅花分析,“从生物学来看,我们的大脑更善于处理熟悉的事物;从社会组织来看,熟悉的东西更便于高效运转。”
难归难,但对于未来发展而言,创新是一条必经之路,艾利泽·马诺认为,“中国不可能依靠传统消费品的低成本制造,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工资必定会上涨,传统产品竞争力会下降。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创新”。
在艾利泽·马诺看来,高新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需要从市场上发现问题,再开发新产品,不是每一件产品最终都会被市场接受。
“高科技生产者要尽量避免在实验室埋头研发,应更多结合市场实际需求做出创新产品。高新科技是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要在混沌中找到规则。”艾利泽·马诺说。
关于政府管理方式,“政府参与创业的各个环节,但不会成为科技企业的主导。”艾利泽·马诺说,以色列面积不大,却是公认的创新强国,政府引导风险投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谈到以色列的做法时,艾利泽·马诺说,“政府起到一个推动者的作用,但‘车子’往哪里走由企业决定”。
“参与经济投资,不参与商业运作。”在融通产业集团总裁张舰看来,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把握有度,推动了以色列的创新,“这是我们各级政府应该学习的。管得太多,或是太少,都不利于创新”。
“以色列作为‘创新小巨人’享誉世界,也备受中国科技企业瞩目,多年来一直是北京推动与服务跨国技术转移的重点国别。”朱世龙说,“目前,北京正积极启动中以创新合作协作网络和北京—特拉维夫创新中心的建设,搭建双方沟通的前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