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记者 肖 鑫 通讯员 俞 治 王泽锋
初冬时节,记者采访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王德彦教授,他却再三推辞: “在艺术上,我就是一个俗人。”
其实,他可“不俗”。他驳斥书坛唐诗宋词“过时论”,发表评论《唐诗宋词,招谁惹谁了?》,引发激烈论争;篆书作品《登鹳雀楼》荣获第二届“羲之杯”一等奖;今年7月,学术文章《齐白石:题跋如其人》,开辟了齐白石书画研究新视角,引起书画界的关注……
弃医从戎从文犹不悔
年幼的王德彦便沉醉在自己的书法世界里。逢年过节时,他帮街坊邻居写春联,很快,成了闻名乡里的小小“书法家”。后来,王德彦考上了黑龙江农垦卫生学校,毕业时留校当老师,主讲生物学、统计学等课程。1990年,他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为书画评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毕业后,满怀强军兴国梦想,穿上了那身绿军装。
作为军医大学的一名教员,王德彦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军队医学院校增加厚重的人文气息——
1994年至今,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先后开设了《文学与治疗》《科学与艺术概论》《〈红楼梦〉赏析》《诺贝尔医学奖百年史》等10多门人文课程和“苇草论坛”系列人文知识讲座,成为军队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块“示范地”。
1998年,为了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他奔走于上海各大图书馆,收集国内外最新资料,独自编写了全军第一本有关《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的英文教材,该书出版后深受学生热捧。
1999年,他参与高科技普及知识系列电教片《世纪之光》,撰写脚本《操作生命》,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得到全军官兵的好评,荣立三等功。
2010年以来,他创新考试方法,精心挑选300余首经典诗作和300多幅名画,尝试让研究生结合自身感受,解读一首诗或一幅画,极大调动了大家的兴趣,为教学改革注入一股“清风”。
精心培育高素质军医学生
10月22日,第二军医大学第51教室,座无虚席。
“画面中的大海和血,分别象征生物的起源与生命”,一位操着东北口音的老师,在给200多名学生介绍萨尔瓦多·达利的油画《捕金枪鱼》,“人体血液中的海藻螺旋体,就是DNA的形状,是一种现代生物学解释下的能量和生命的载体。”话音刚落,台下学生恍然大悟,掌声四起。
这是王德彦给该校2014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上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的一幕。他善于用理性的辩证思维和艺术视角来分析和阐述科学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对深奥的自然辩证法问题不再“谈虎色变”。
“我们培养的博士、硕士,不应当是只会拿手术刀的工匠,成为一张‘薄纸’,而是要成为一个个丰满的、有人文情怀的医学家、科学家”,在王德彦看来,“人文素养则是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复合维生素。”
“多年来,王教授凭借其丰富的知识体系和极强的表达能力,打破科学与艺术的壁垒。”该校研究生院院长姜北至今记得20年前王德彦给他上课的情形,“他往往先人一步,提出我们从未想过的问题,让我们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上,开始做更高更全面的思考。”
书法、绘画及评论三蒂并放
台北,国父纪念馆。
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发展论坛在此举行。
一篇题为《从〈锄箕图〉谈书画艺术对精神的洇润》的论文,从43篇入选论文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论文。
获奖者不是别人,正是王德彦。
在教书育人之余,舞文弄墨则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他同事多年、该校人文社会科学部主任杨放教授说:“像他这样超然脱俗,醉心书画艺术的痴劲,在当今社会不多见了。”
王德彦敢于从名师大家着手,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事实为依据,运用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跨学科知识方法,解读王羲之、徐悲鸿等人的作品。两年前,他为了掌握秦观《墨君帖》的第一手材料,多次实地调研,最终从名称厘析、收传辨识、风格探颐3个角度,重新定义词人秦观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书法上,王德彦工于草书,专篆、行诸体。他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敢于突破汉字传统“方块”字形,借鉴两汉时期瓦当的艺术形式,将“天圆地方”的美学灵感,融入当代书法创作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一字一瓦当、瓦当连成画”风格。
2013年9月,在该校领导的支持下,54岁的王德彦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到中央美术学院师从著名学者易英教授,学习美术史方法与批评。他是班里最年长的学生,刻苦学习的心却是年轻的。一次,儿子去看他,看到的是:屋里到处是书,床底堆满了方便面。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今年9月,王德彦荣获书法界最高理论奖——“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奖,是目前全军唯一获得该奖项者!